
管束。 宋 苏洵 《上韩丞相书》:“ 洵 久为布衣,无官长拘辖。”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逐司只有使长一人,可相拘辖,又多宽厚长者,不欲以法度见绳。”
“拘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ū xiá,其核心含义为“管束”,主要用于描述对人或事物的约束、限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宋代苏洵《上韩丞相书》:
“洵久为布衣,无官长拘辖。”
释义:苏洵自称长期作为平民,没有官员的管束。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
“逐司只有使长一人,可相拘辖。”
释义:各机构仅由一名长官负责相互制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宋代文集或相关词典来源。
拘辖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手和害,共有8个笔画。它的意思是限制、约束、拘束。
拘辖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左传》中的用法。它在繁体字中为拘遱,古时的汉字写法为拘縶。如今,我们使用的简体字“拘辖”已经成为标准写法。
1. 他的自由受到了拘辖。
2. 她的行动受到了约束和拘束。
拘束、拘禁、拘留、拘泥
限制、约束、束缚、困住
释放、自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