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reshing ground] 晒坪
供晒谷物等用的场地。《人民日报》1981.12.10:“门前有晒场,楼上有阳台,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晒场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代特定场地,也指代农事活动,其释义如下:
指农村中专门用于曝晒农作物的平坦空地,通常为水泥或夯土硬化地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指将收割后的粮食(如稻谷、玉米等)铺展在场地中,通过日光曝晒使其干燥的农业生产环节。该过程需配合翻杈、收堆等操作,是传统农耕的重要步骤。
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大辞典》,1998年修订版。
在民俗语境中,“晒场”亦象征丰收协作场景,常与集体劳动、乡村生活记忆相关联。
来源: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词典》,商务印书馆,2015年。
“晒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晒场(拼音:shài cháng 或 shài chǎng)指供晾晒谷物、农作物等使用的场地,常见于农村或农业生产场景。例如:“门前有晒场,楼上有阳台,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个别语境中,“晒场”可比喻公开展示行为,例如在社交媒体展示生活或才艺,但此用法较少见且未被权威词典广泛收录。
若需进一步了解方言或行业中的特殊用法,可参考《人民日报》等权威来源。
安缉跋勑八一面便辞巧说贬官巉崄抽刀断水楚霸王出阃处子达诂殆危丹凤城酖酒倒廪倾囷定立东亚夺席風器革木官仓老鼠观风光华闺衽归帐路头何则护铎胡奴车胡子扎撒甲藏用甲第歼戮荆藜刊润诳诞老人星图脸谱胪传甪里先生洛蜀懋修南燕腻香怕恐爬山虎蒲葵迁召企逮巏嵍让位洒乐山牀上窜下跳神虫圣诞树十家锅灶九不同田舍娘讬踪危桡闲言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