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reshing ground] 晒坪
供晒谷物等用的场地。《人民日报》1981.12.10:“门前有晒场,楼上有阳台,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晒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晒场(拼音:shài cháng 或 shài chǎng)指供晾晒谷物、农作物等使用的场地,常见于农村或农业生产场景。例如:“门前有晒场,楼上有阳台,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个别语境中,“晒场”可比喻公开展示行为,例如在社交媒体展示生活或才艺,但此用法较少见且未被权威词典广泛收录。
若需进一步了解方言或行业中的特殊用法,可参考《人民日报》等权威来源。
晒场是一个包含两个字的词语,其中“晒”是独体字,而“场”则由田和由组成。总共有9画。
晒场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是用来形容晒谷物的场地。在古代农业社会中,晒谷物场是农民将割好的庄稼放置在太阳下晾晒的地方。由此演变而来的晒场一词,延伸意义上也指各种物品在太阳下晒干、晒透的场所。
在繁体中文中,晒场的写法为「曬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晒场的字写作「晒塲」。字形上,「晒」是由「日」和「㐬」组成,代表着种子的形态,象征太阳的光芒。而「塲」则是由「土」和「昜」组成,有着表示地面、场地的意思。
1. 我们将果实晒在晒场上,让它们变得更甜美。
2. 农民们找了一个开阔的晒场,晾晒了一天的庄稼。
晒场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语,比如:
1. 晒谷场:指专门用来晒晾谷物的场地。
2. 晒麦场:专门用来晒晾麦子的场地。
与晒场意思相近的词有:
1. 晾场:意思也是将谷物、衣物等物品放置在太阳下晾晒。
2. 晒谷:专指将谷物放置在太阳下晒干。
与晒场意思相反的词有:
1. 遮阴地:用于遮蔽阳光的地方。
2. 下雨天:因为下雨无法进行晾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