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一种防御设施。用铁链串连尖头枪而成。 唐 李靖 《卫公丘法》卷下:“城门先造连拒,马鎗壮鋭,以鏁连之。”
“连拒”是一个古代军事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旧时一种防御设施,通过铁链将多个尖头枪串联而成,用于增强城防或阵地的稳固性。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军事家李靖的《卫公丘法》,记载为:“城门先造连拒,马鎗壮鋭,以鏁连之。”,说明其主要用于城门防御,通过铁链固定尖头枪形成屏障。
多用于古代战场或城防工事,通过密集排列的尖头枪配合铁链,阻碍敌方进攻,属于冷兵器时代的典型防御装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卫公丘法》或古代军事器械相关文献。
《连拒》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一个人连续地拒绝或不接受某种请求、建议或邀请。
《连拒》的部首是辶(走之辶)和殳,拆分后的部首分别为“辶”和“殳”,其中“辶”(辵)是走之辶部首,表示与运动和行走有关;“殳”是古代兵器的一种,表示暗示了对强行拒绝的含义。
《连拒》的总笔画数是11画。
《连拒》是一个现代汉字词语,来源于中国人民创造和使用的汉字。在繁体字中,连拒被写作「連拒」。
在古代汉字中,连拒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根据研究,没有找到关于古时候《连拒》的具体写法和变体形式。
1. 他连拒了三次邀请才没有参加派对。
2. 她连拒了所有的赞助商,坚持自己完成了这个项目。
连续、拒绝、请求、建议、邀请等。
近义词:拒绝、摒弃、抵制。
反义词:接受、同意、答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