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纳的意思、贡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纳的解释

纳贡,进贡。 刘师培 《文说》:“甚至加虚鍊饰,博采諛言,喻过其体,词没其义:论逆臣则称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记贡纳必饰百牢,叙朝会必称万国。”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 商 代遗址中出土的龟甲、鲸鱼骨、鲟鱼骨、海贝、玉石等,有的产于 东海 或 南海 ,有的产于西北。这些都是 商 朝通过交换或贡纳方式得来的,说明 商 朝的影响远远超出其统治区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贡纳”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具有双重含义,既包含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特定行为,也延伸为对社会义务的概括。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基本语义

该词由“贡”和“纳”组成:

组合含义可概括为:通过进贡或纳税的方式履行责任,既包含主动奉献,也强调制度性义务。

二、历史制度中的实践

  1. 商朝贡纳制
    根据考古发现,商代通过贡纳获得龟甲、鲸骨、玉石等物资,这些物品多来自统治区外,印证了商王朝通过政治权威强制征收周边部族的制度。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指出,此类贡纳使商朝影响力远超实际控制范围。

  2. 制度分化
    商代贡纳分为内服(直属领地)和外服(附属部族),前者以固定赋税为主,后者多为象征性进贡以示臣服。

三、文化渊源

典故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
孔子问公冶长:“贡献而不纳税,如何避免贫困?”公冶长答:“若贫困却无怨言,何谈可贵?”此对话奠定了“贡献与义务并存”的伦理基础。

四、现代引申义

示例应用

郭沫若分析商代遗址时提到:“海贝、玉石等通过贡纳获得,表明商朝影响力辐射广泛。”

“贡纳”既是一个反映古代政治经济制度的历史术语,也是蕴含责任意识的文化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贡纳》的意思

贡纳(gòng nà)是一个动词,意为献上、提交、奉献。它可以指个人或组织向上级、国家或机构提供贡品、捐助、税款等。

部首和笔画拆分

《贡纳》由部首组成,部首表示财富的符号,而表示言语、表达的意义。它的总笔画数为9。

来源与繁体

《贡纳》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一书中,是用来描述皇帝、国王或贵族领导者向天、神、祖先献上贡品的行为。在繁体字中,贡的形象与简体字相似,而纳则以「納」为字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贡纳的写法与今天略有不同。贡字的写法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赣」,表示给予、奉献;另一种是「貢」,表示贡品、进贡。纳字的古字形中,多以「訥」这个字形代替今天的「纳」。

例句

1. 他每年都会向慈善机构贡纳大量的物品和金钱。

2. 在古代,各地贵族会每年贡纳各种名贵的宝物给皇帝。

组词

- 贡献:指个人或组织所提供的有价值的贡品、捐助或成果。

- 贡品:指向上级、国家或神明等献上的财物。

近义词

- 献上:表示向特定对象祭祀、奉献或提供。

- 奉献:表示为某个特定目标或人物无私地付出努力、才能或财物。

反义词

- 收取:指从他人处接受财物、费用等。

- 侵占:指非法占有或占用他人的财物、权益等。

别人正在浏览...

百帕抱弄笔谏鄙愿采挹辰牡迟早重修旧好传房楮弁初伏吹画壶从句打破沙锅问到底点放东西厢分守复次告猎告养公礼狗彘不食贵要寒石花肤画意诗情魂不着体虎魄驾被浆液角僊接谈就诊具然具象亏害朗曜酹奠铆工面油女中豪杰沛泽潜堤禽仪攘袂扼腕三合土三居僧曹闪朒师仰时语私单私忌日土地爷危脑帽委珠文子文孙五牲先意承指奊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