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不食的意思、狗彘不食的详细解释
狗彘不食的解释
[lewd] 猪狗都不吃。形容人的品格极其卑劣,连贪吃的猪狗都不闻臭
汪精卫、 陈璧君则作了狗彘不食、遗臭万年的无耻汉奸。—— 吴玉章《辛亥革命》
详细解释
见“ 狗猪不食其餘 ”。
词语分解
- 狗彘的解释 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汉 贾谊 《新书·时变》:“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 明 陆采 《明珠记·拒奸》:“ 左
- 不食的解释 .不吃。《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怒,不食。”.指不食之地。 唐 柳宗元 《连州司马凌君权厝志》:“是州之南,有大冈不食,吾甚乐焉,子其以是葬吾。”详“ 不
网络扩展解释
“狗彘不食”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gǒu zhì bù shí(“彘”读作zhì,意为猪)。
- 字面含义:连狗和猪都不愿吃某人的肉。
- 引申义:形容人的品行极端卑劣,连动物都唾弃。
2.出处与典故
-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此句批判忘恩负义、品行败坏之人,后演变为成语“狗彘不食”。
3.用法与例句
- 语境:多用于贬斥道德败坏、行为无耻的人,语气极重。
- 例句:
“汪精卫、陈璧君则作了狗彘不食、遗臭万年的无耻汉奸。”(吴玉章《辛亥革命》)。
4.近义词与相关表达
5.注意事项
- 该成语含强烈贬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避免人身攻击。
- 常见于历史评述或文学批判,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总结来看,“狗彘不食”通过极端的动物行为比喻,深刻揭露人性的丑恶,是汉语中批判性极强的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狗彘不食》的意思
《狗彘不食》是指狗和猪都不食用的意思,用来形容各有所好,各有所爱,喜好不同。
拆分部首和笔画
《狗彘不食》的拆分部首是犬和彐,拆分笔画为13画。
来源
《狗彘不食》这个成语出自于古代中国的《诗经》中的《大雅·文王之什·狗伏其过》一章。这篇文章的意思是说,文王的品德高尚,值得人们效仿,即使是动物也会自愧不如。后来逐渐演变成表示喜好不同的意思。
繁体
《狗彘不食》的繁体字是「狗豬不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狗彘不食》的写法为「犬彘不食」。
例句
他喜欢音乐,而我喜欢徒步旅行,我们真是狗彘不食。
组词
彘情犬意、狗尾续貂、猪朋狗友
近义词
各有所好
反义词
同样喜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