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攘服的意思、攘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攘服的解释

犹征服。《汉书·贾捐之传》:“乃探 平城 之事,録 冒顿 以来数为边害,籍兵厉马,因富民以攘服之。” 颜师古 注:“攘,却也。”

祭祷以求平息。攘,通“ 禳 ”。《后汉书·卢植传》:“脩礼者,应徵有道之人,若 郑玄 之徒,陈明《洪范》,攘服灾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攘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及用法分析:

一、基本释义

  1. 征服(主要义项)

    • 指通过武力或政治手段使他人屈服。例如《汉书·贾捐之传》记载:“籍兵厉马,因富民以攘服之”,此处强调军事力量的威慑作用。
  2. 祭祷平息(引申义项)

    • 通假“禳”,指通过祭祀、祈祷等方式消除灾祸。如《后汉书·卢植传》提到“攘服灾咎”,即用礼仪活动化解灾害。

二、字形解析

三、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已罕见。需注意语境中“攘”是否通“禳”,例如涉及祭祀活动时取第二义项,涉及军事政治则取第一义项。

(注:综合参考汉典、古籍注疏等权威来源,部分网络释义存在重复或简化现象,需结合原文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攘服

攘服(ráng fú)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攘(ráng)和服(f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攘的部首是攴(po),总笔画数为13;服的部首是月(yuè),总笔画数为8。

来源:

攘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五子之歌》中,意指抵御敌人的入侵。后来,攘衣大夫成为一种儒家学派,专门从事驱逐异端的活动。而服一词则表示役使、使服从。

繁体:

繁体字为攘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中,攘的写法有时会将攴写成攵,而服的写法中有的使用衤代替月。

例句:

他努力攘除内心的恐惧,迎接新的挑战。

相关词语:

组词:

攘往返、平乱攘往、收复失地攘夺、攘皮之疾。

近义词:

排除、摒弃、驱除。

反义词:

和谐、融洽、接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