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励行的意思、励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励行的解释

(1) [show self-discipline;conduct oneself properly] 勉力而行;培养良好的品行

改过励行

(2) [strictly enforce]∶同“厉行”

详细解释

(1).砥砺德行。励,通“ 礪 ”。《北史·循吏传·梁彦光》:“ 彦光 训喻而遣之,﹝ 焦通 ﹞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犹当飭身励行,以善遗子孙,俾百岁之后,乡称善人。” 清 陈田 《明诗纪事甲籤·周祚》:“诚以惜时不如立名,慕德不如励行。”

(2).努力实行。《清史稿·后妃传一·文宗孝钦显皇后》:“太后屡下詔:‘母子一心,励行新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励行"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释义为"努力实践;严格实行"。该词由"励"(激励)和"行"(行动)两个语素构成,形成"以激励促进实践"的语义结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具体应用中,"励行"主要呈现三重语义维度:①行为规范维度,指对既定准则的严格遵循,如《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励行师德规范"的要求;②道德实践维度,强调将道德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朱子语类》有"知而不行,非真知也,故君子贵励行"的论述;③社会倡导维度,常见于"励行节约""励行环保"等现代公共政策表述,体现集体行为导向。

该词的历时演变显示其语义重心转移:先秦典籍中多作"砥砺品行"解(《荀子·性恶》),至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现代"努力践行"义。在共时层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显示,现代汉语中86%的用例集中于公共事务领域,形成"制度+励行"的典型搭配模式。

权威文献中,"励行"常与政策法规形成互文关系。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三章特别强调"励行法治原则,培育规则意识",凸显该词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特殊语用价值。这种用法既传承了《尚书·说命》"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古典知行观,又赋予其新时代的制度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励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ì xíng,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勉力而行,培养品行
    指通过自我约束或鼓励他人,努力实践良好行为或改正错误。例如“改过励行”。
    来源:、均提到“培养良好品行”或“砥砺德行”的用法。

  2. 严格推行、切实执行
    与“厉行”相通,表示严肃认真地执行某项政策或原则。例如“励行勤俭”“励行新政”。
    来源:、引用《清史稿》中“励行新政”的记载。

二、用法与辨析

三、历史与示例

四、近反义词

总结来看,“励行”既可指个人品行的修养,也可指对政策原则的严格执行,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侧重。

别人正在浏览...

掤拽怖恐禅号大舅德庇恩覆讹头放陈风马云车封翁风颜蜂腰附比干爹功错工丁光烈诡品古砖桁条后劲浑茫假痴假呆奬励醮坟吉诃德颈脖惊烽竟使遇哨窘步计疏纠拿军部枯木众繿縿渌杯陆死骨吕渭马掌铁末由南宫敬朴斵乾杯气类绮情犰狳麴监入托升祚始终水虫私敛天津大学踢荡王蒸炜烁香茗晓惑小僮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