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跳蹬 ”。放在浅水中,相隔一定距离,供踏脚用的大石块。 李劼人 《大6*波》第二部第七章:“上渡船的地方,用几块大石头放在浅水里,作成七八步跳蹬。” 傅泽 《小姐妹们》:“溪里用大石块摆了一道跳磴,我们小心地从那石块上跨过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跳磴汉语 快速查询。
“跳磴”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可能具有以下两种含义:
字面含义
“磴”指石头台阶或阶梯,“跳磴”可理解为供人跳跃通过的间隔石阶。例如,在浅溪或沟渠中铺设的踏脚石,方便行人跨过水流而不湿鞋,这类结构在南方农村或山区较常见。
地名
重庆大渡口区有“跳磴镇”,其名称源于当地历史悠久的石磴桥。过去人们在河床上用条石间隔铺设石磴,涨水时需跳跃通过,故得名“跳磴”。如今该镇以工业、农业和生态旅游为特色。
由于该词使用范围较窄,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若您遇到的是方言或特定场景中的用法,建议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进一步分析。
跳磴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拆分为“足”、“亚”和“石”三个部首。它的笔画顺序依次为7画、5画和5画。由此可见,跳磴总共有17个笔画。
跳磴一词来源于古代汉字,它的繁体字为“躍磴”。躍磴这个繁体字保留了原本的意思和发音。在古代,人们用躍磴指跳过石阶,向上爬行的动作。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躍磴在古代使用的写法为“躍登”。在此写法中,「躍」代表跳跃的动作,「登」代表攀爬的动作。
以下是一个关于跳磴的例句:在山脚下,我们看到一条坎坎坷坷的小道,上面布满了跳磴,看着有些陡峭。
跳磴的组词有跳磴路、跳磴石等。跳磴路指的是一种用石块铺成的阶梯路,多用于陡峭的山地。跳磴石则指的是那些被人们跳过的石块。
近义词可以是跨越、攀登,它们都表示克服障碍物向上行进的意思。反义词可以是下滑、下降,它们意味着向下方向移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