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匠户的意思、匠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匠户的解释

(1).世业的工匠。《新唐书·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

(2). 元 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 明 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 清 顺治 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凡户之别,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匠户是 元 明 两代的一种特殊制度, 元朝 把有技艺的工匠俘获,征调编为匠户。”参阅《明会典·工匠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匠户”是中国古代对手工业者实行的一种特殊户籍制度,其含义和演变过程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梳理如下:

一、基本定义

匠户指被官府编入专门户籍、世代承袭的手工业者,主要承担官营手工业的劳役。这一制度始于元代,延续至清初。

二、历史演变

  1. 元代形成

    • 通过战争掳掠中亚、西亚等地工匠,强制编入“匠籍”,总数超50万人(1275年江南10万户,1279年北方42万人)。
    • 匠户分两类:为官府服务的“系官匠户”和分配给王公贵族的私属工匠,需终身服役且职业世袭。
  2. 明代改革

    • 实行“轮班制”:匠户分班定期服役(通常每三年一班),其余时间可自制商品出售,成为半自由手工业者。
    • 成化年间推行“匠班银”:允许匠户以银代役,嘉靖时期全面折银,匠籍制度名存实亡。
  3. 清代废除

    • 顺治二年(1645年)正式废除匠籍,匠户恢复自由身份。

三、管理与限制

四、社会影响

五、延伸含义

现代语境中,“匠户”也引申为形容拥有精湛技艺的工匠或专业人才。

注:如需完整历史细节,可参考《汉典词语解释》《明清匠籍制度研究》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匠户是什么意思

匠户是汉字词语,指的是具有匠人技艺的人和其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匠指的是具有熟练技能,擅长制造或修理某种物品的人;户指的是家庭或居住地。因此,匠户可以理解为具有特定技艺的人及其所在地。

拆分部首和笔画

匠户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匠和户。其中,匠部首是手部(扌),户部首是戶(户)。这两个部首分别代表了“手”和“门”的意思。

匠户的总笔画数为11画,其中匠的笔画数为3画,户的笔画数为4画。

来源和繁体

匠户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匠户通常是指那些擅长制造工艺品、家具等物件的人和他们所在的居住地,比如木匠、铁匠等。由于古代社会经济制度的局限性,这些匠人通常会住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远、集中居住的地方,形成匠户聚居区。

在繁体字中,“匠户”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匠户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其中,匠的古代写法是“匠”字的上部多了一个“口”字身,表示匠人在工作时嘴巴张开;户的古代写法是“户”字的上部多了一个“丂”字,表示门上的横杠。

例句

1. 这个家具是由那个匠户亲手制作的。

2. 这个匠户的手艺非常精湛,制作出来的产品质量优秀。

组词

匠人、匠肆、匠师、门匠、石匠、木匠、匠作

近义词

工匠、技师、师傅、工艺人

反义词

草民、门外汉、外行

别人正在浏览...

拔步便路蓖麻蚕邠诗裁诗塍岸嗔目黐黏崇文观愁鬓翠哥摧折豪强戴见当家人,恶水缸大人先生吊引洞天福地剁搭讹綳恶贯已盈恶类方丈僧峰头宫体共议广远鬼话连篇骨瘦形销海啸笺诉界说机栝稷神绝技剧终窠阙客亭控弦良国梁苑隋堤里出外进凌虚淋尖踢斛龙仗满脸生花溟涬闹头疲敝箧中书清灰冷火黥军如牛负重杀厉慎护石阑干搜觅偓佺五丈旗香砌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