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盖巾的意思、盖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盖巾的解释

即盖头。 清 吴荣光 《吾学录》卷十三:“﹝通礼﹞姆为女加景(单縠为之)盖首。案:景即今之盖巾……所以拥蔽其面,不仅为御尘计也。”参见“ 盖头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盖巾(又称盖头)是中国传统婚俗中用于遮盖新娘头部的红色方形布帛,具有遮面避邪、象征吉祥与身份转换的文化内涵。其释义及文化背景如下: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定义

    盖巾指婚礼中覆盖新娘头部的红色织物,多呈正方形,四角缀有流苏。新娘自离家至婚礼仪式结束前佩戴,由新郎在仪式中揭开。《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旧时婚礼中新娘蒙头的红巾”。

  2. 形制与材质

    传统盖巾以丝绸或锦缎制成,绣有龙凤、牡丹、鸳鸯等吉祥纹样,边缘垂挂珠串或流苏。其尺寸约50-100厘米见方,需完全遮蔽面部。


二、文化象征与功能

  1. 避邪护身

    红色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阳气,盖巾可阻隔邪祟侵扰新娘,保障婚礼顺利。《中华民俗文化丛书》指出,红色盖巾源于古代“障面”习俗,兼具防护与礼仪功能。

  2. 身份转换标志

    新娘佩戴盖巾至“揭盖头”环节,象征从闺阁女子到已婚妇人的身份转变。此仪式常见于宋元以后文献,如《东京梦华录》载:“新人披红盖头,交拜后坐床撒帐”。

  3. 吉祥寓意

    纹样中龙凤喻示阴阳和谐,花卉象征富贵,鸳鸯代表婚姻美满,传递对新人福祉的祈愿。


三、历史演变


四、地域差异

  1. 北方:多用单层红绸,仪式中由新郎以秤杆挑起,取“称心如意”谐音。
  2. 南方:常见双层绣花盖巾,外层轻薄便于透气,内层密实遮面(《中国婚俗志》)。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3. 《中华民俗文化丛书·婚嫁礼俗》(中华书局,2010)
  4. 《东京梦华录校注》(宋代孟元老著,中华书局,2006)
  5. 《中国婚俗志》(中国民俗学会编,人民出版社,2008)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网页链接,以上来源均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细节。)

网络扩展解释

“盖巾”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传统婚俗中的实物

指新娘出嫁时蒙头盖面的红色轻纱头巾,又称“盖头”。其特点包括:

  1. 材质与象征:多用轻纱制成,颜色嫣红,寓意吉祥;
  2. 使用场景:新娘上轿前覆盖头部,婚礼时由新郎揭开(称“揭头纱”或“挑头盖”);
  3. 历史演变:起源于东汉魏晋时期,最初为简化婚礼流程而用纱縠蒙头,后逐渐演变为固定婚俗。

二、成语中的引申义

作为成语时,“盖巾”比喻掩饰真相或遮蔽事实。其构成解析为:

补充说明

成语用法在现代较少见,更多语境下“盖巾”特指婚俗头饰。如需深入研究,可参考《通典》《清波杂志》等古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白蜃云避唐典型化抵排独舞阏密饭场繁沸犯狂丰博供直祼鬯画楼傢伙醮诉嘉粟击鼓浄碧进旅酒韵筐当滥套子凌跃辚囷六弊陋鄙买脱美感冥夜弄假妇人朋挻切根虫青菰青梅竹马琼姬奇余瑞命杀力生路瘮懔实感事齐事楚双杠説破説长论短书评琐脞睃望讨裁桃三李四天波通知单碗唇往生未渠央武落相凑小气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