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蓋巾的意思、蓋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蓋巾的解釋

即蓋頭。 清 吳榮光 《吾學錄》卷十三:“﹝通禮﹞姆為女加景(單縠為之)蓋首。案:景即今之蓋巾……所以擁蔽其面,不僅為禦塵計也。”參見“ 蓋頭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蓋巾(又稱蓋頭)是中國傳統婚俗中用于遮蓋新娘頭部的紅色方形布帛,具有遮面避邪、象征吉祥與身份轉換的文化内涵。其釋義及文化背景如下:


一、詞典釋義

  1. 基本定義

    蓋巾指婚禮中覆蓋新娘頭部的紅色織物,多呈正方形,四角綴有流蘇。新娘自離家至婚禮儀式結束前佩戴,由新郎在儀式中揭開。《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舊時婚禮中新娘蒙頭的紅巾”。

  2. 形制與材質

    傳統蓋巾以絲綢或錦緞制成,繡有龍鳳、牡丹、鴛鴦等吉祥紋樣,邊緣垂挂珠串或流蘇。其尺寸約50-100厘米見方,需完全遮蔽面部。


二、文化象征與功能

  1. 避邪護身

    紅色在傳統文化中象征陽氣,蓋巾可阻隔邪祟侵擾新娘,保障婚禮順利。《中華民俗文化叢書》指出,紅色蓋巾源于古代“障面”習俗,兼具防護與禮儀功能。

  2. 身份轉換标志

    新娘佩戴蓋巾至“揭蓋頭”環節,象征從閨閣女子到已婚婦人的身份轉變。此儀式常見于宋元以後文獻,如《東京夢華錄》載:“新人披紅蓋頭,交拜後坐床撒帳”。

  3. 吉祥寓意

    紋樣中龍鳳喻示陰陽和諧,花卉象征富貴,鴛鴦代表婚姻美滿,傳遞對新人福祉的祈願。


三、曆史演變


四、地域差異

  1. 北方:多用單層紅綢,儀式中由新郎以秤杆挑起,取“稱心如意”諧音。
  2. 南方:常見雙層繡花蓋巾,外層輕薄便于透氣,内層密實遮面(《中國婚俗志》)。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3. 《中華民俗文化叢書·婚嫁禮俗》(中華書局,2010)
  4. 《東京夢華錄校注》(宋代孟元老著,中華書局,2006)
  5. 《中國婚俗志》(中國民俗學會編,人民出版社,2008)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網頁鍊接,以上來源均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信息,建議進一步查閱相關文獻獲取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

“蓋巾”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傳統婚俗中的實物

指新娘出嫁時蒙頭蓋面的紅色輕紗頭巾,又稱“蓋頭”。其特點包括:

  1. 材質與象征:多用輕紗制成,顔色嫣紅,寓意吉祥;
  2. 使用場景:新娘上轎前覆蓋頭部,婚禮時由新郎揭開(稱“揭頭紗”或“挑頭蓋”);
  3. 曆史演變:起源于東漢魏晉時期,最初為簡化婚禮流程而用紗縠蒙頭,後逐漸演變為固定婚俗。

二、成語中的引申義

作為成語時,“蓋巾”比喻掩飾真相或遮蔽事實。其構成解析為:

補充說明

成語用法在現代較少見,更多語境下“蓋巾”特指婚俗頭飾。如需深入研究,可參考《通典》《清波雜志》等古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安濟橋北路表用别室璧返猜忤蟾光地廣人希兜底飛鸓感深肺腑哏絕宮車晏駕歸順衡器诃谑還飇緩降蛱蝶裙蹇薄見機傑傑及難竟爾巾衣急務決羽舉棋若定溘然長往科責糲食理訟龍煙眊悖煤氣燈面若死灰明正典刑拿頂鲵鲋帡幪嫶冥磬甸青肷妻榮夫貴衢閧驅鷄荏苒省讀壽圹蒜腦藷台弼特卓替僧銅壺門無需仙契枭呼绡幌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