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喻皇帝的恩泽。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则尘洗天波,谤絶众口。”《南史·袁湛传》:“天波既洗,云油遽沐。” 唐 王维 《谢除太子中允表》:“今圣泽含弘,天波昭洗。”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紫禁城 内之河……逆 贤 ( 魏忠贤 )时,勒令疏通,至今清流可鉴,虽鱼鳖蛙黽之微,亦得沐天波之泽。”
(2).形容水势浩瀚的大河。 唐 王维 《渡河到清河作》诗:“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3).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仰笑鵾鹏辈,委身拂天波。” 唐 许学士 《天关回到世吟》:“今日东归浑似梦,望崖回首隔天波。”
(4).从地面辐射至天空的无线电波。
“天波”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提示:若需查看古籍原文或通信技术细节,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对应、2、3)。
天波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包含的汉字分别是“天”和“波”。
拆分部首:天(一字头)+ 波(水字旁)
笔画:天(4画)+ 波(8画)
天波是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中的一句诗:“天波贲张,车曳毂兮。”其中天波描述了天空中的波浪状云彩,形容了天空的变幻多姿,富有诗意。
天波的繁体字为「天波」,没有特殊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而天波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与现代相同。
1. 忽见天边波涛汹涌,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
2. 看着天波翻滚的云彩,我仿佛看到了无尽的宇宙奥秘。
3. 黄昏时,天波染红,美得令人心醉神迷。
1. 天空:指大气层以上,被云、雨、雪等大气现象所充盈的范围。
2. 波动:指物体发生起伏或颤动的运动状态。
3. 天籁:指大自然中自然发出的声音,如鸟鸣、风声等。
1. 天浪:描述天空中波浪状的云彩。
2. 天翻地覆:形容天地变化极大,一片混乱。
1. 地平:指地面的平坦无波纹的状态。
2. 静寂:指没有声响,没有动静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