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复子明辟的意思、复子明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复子明辟的解释

指还政或让位。

《书·洛诰》:“周公 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孔 传:“言我復还明君之政於子,子 成王,年二十成人,故必归政而退老。”

《后汉书·桓帝纪》:“远览復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及今令辰,皇帝称制。”

唐 刘肃《大唐新语·匡赞》:“今圣躬不康,神器无主,陛下宜復子明辟,以顺亿兆神祇之心。”亦省作“復子”。

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首尾交侵,华夷俱骋,而冲人数岁,復子方赊,德未感于黎蒸,威不加于将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复子明辟是中国古代政治术语,源自《尚书·说命》记载的“复子明辟,归于亳”,指权臣将政权交还给君主的行为。该词由“复子”和“明辟”两部分构成:“复子”意为归还君主之位,“明辟”特指贤明的君主,合称表示恢复贤明君主的正统统治地位。

在历史语境中,这一表述多用于描述权臣摄政后主动还政于君的政治事件。例如《旧唐书·宋璟传》记载武则天退位后,宰相宋璟主张“复子明辟,使天下人知有正统”,强调政权回归李唐皇室的正统性。其核心内涵包含两层:一是政权交接的合法性,二是对君主贤明品德的肯定。

该词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中“君君臣臣”的纲常思想,被历代史书用于评价政权过渡是否符合礼制。需要注意的是,“辟”在此读作“bì”,为古代对君主的专称,不同于“复辟”(bì)中表示“恢复”的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复子明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ù zǐ míng bì,其核心含义指帝王复位或归还政权,多用于描述权臣将统治权交还给君主的历史场景。以下是详细解析:

1.词源与出处

2.含义解析

3.用法与语境

4.近义词与反义词

5.文化意义

此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礼制”和“君臣之道”,强调政权更迭应遵循正统,避免僭越。例如,唐代刘肃在《大唐新语》中以“復子明辟”劝谏君主顺应天命民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或文献引用,可参考《尚书》《后汉书》等典籍,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鼇图百货公司八鸾绊马索宝扇辨方避穽入坑不世之功川冈川水垂螺出职订述丁字镐递衍东台饵膳分索鳏对国花豪竞禾堂解蹙鲸吞蛇噬记曲娘子克商操葵藿倾阳浪宕良材厉精图治领江六通露表禄臣沦覆罗马教廷眉怃民氓弄痴人派活,派活儿情份请盟邛莱然膏入草物时累瘦筇衰月顺职私嫌袒左腾辞黇鹿沺沺吐哺握发魋悍问牛物累祆庙火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