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当得的意思、当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当得的解释

(1).应该;理所当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孚 ( 羊孚 )雅善理义,乃与 仲堪 道《齐物》。 殷 难之, 羊 云:‘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小娘子放心,令尊与我是老兄弟,当得早晚照管。” 清 洪昇 《长生殿·私祭》:“这是当得的,待我写个牌位儿供养。”

(2).承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巢大郎 ﹞怎当得妻妾两个,推班出色,递换来扰,不勾几时,把所得之物乾浄弄完。”川剧《谭记儿》第一场:“姑姑,想你我都是苦命之人,这‘夫人’二字实实不敢当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当得"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当"和"得"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是理应获得、应当得到。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与组合

  1. 当 (dāng):
    • 本义为"应当、应该",表示情理或事理上的必然性。
    • 引申为"承担、承受",如"当之无愧"。
  2. 得 (dé):
    • 本义为"获得、取得",表示动作的结果。
    • 引申为"能够、可以",如"不得已"。
  3. 组合义:
    • "当得"强调某事或某物是主体基于某种条件(如德行、付出、身份)而理应获得的,隐含"理所当然"的评判色彩。

二、权威词典释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

当得 (dāng dé)

应当得到;理应获得。

例:

《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注:此例虽未直接出现"当得",但"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暗含"当得而未得"之意)

宋·朱熹《朱子语类》:"如人做事,极尽心力,做得十分好,便当得十分赏。"


三、典型用法与语境

  1. 表功过相称:

    用于评价行为与回报的匹配性。

    例:

    "他日夜操劳,当得此殊荣。"(付出与荣誉相称)

  2. 表责任承担:

    指因自身行为而必须承受的结果。

    例:

    "欺瞒众人,当得此罚。"(过失与惩罚对应)

  3. 古汉语中的谦敬表达:

    常见于谦辞或客套话,如"不敢当得厚赐"(表示不配承受厚礼)。


四、近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 差异点
当得 强调"理应性" 含道德或事理上的必然
应得 强调"因果性" 侧重结果符合预期
该得 口语化表达 较少用于正式书面语

五、古籍例证补充

  1. 《后汉书·刘盆子传》:

    "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赐田宅,盆子当得之。"

    (光武帝肯定刘盆子的品行,认为其理应获得赏赐)

  2.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商小姐道:‘这多是父亲带去的财物,我兄弟当得一半。’"

    (主张遗产分配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官方在线查询入口(需订阅)

  2.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

  3.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中华书局影印本。

(注:古籍原文引用依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整理)

网络扩展解释

“当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拼音:dāng dé(多数词典标注为第一声)
  2. 核心含义:
    • 应该得到;理所当然:表示某种结果或待遇是情理之中的,如“功绩当得嘉奖”。
    • 承受:多用于否定式,表示难以承担,如“实实不敢当得”。

二、使用场景

  1. 肯定语境:强调事物符合预期或道义,例:

    “扶摇,明月易低人易散,当得珍惜。”
    (出自小说《扶摇皇后》,表示“应当珍惜”)

  2. 否定语境:表达谦逊或无法承受,例:

    川剧《谭记儿》中:“这‘夫人’二字实实不敢当得。”

三、历史渊源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郑当时传》,记载汉代郑当时因功封侯却推辞说“不当得”,认为尽本分无需封赏。南朝《世说新语》中也用“当得见同”表示“理应认同”。

四、古今差异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查阅《世说新语》《清平山堂话本》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扮戏鄙蔽常羞潮动察晓锄耧村鸟带徒弟担名,担名儿顶挡饾版梵塔陔夏国际私法寒苦龁痡环宇魂质讲化脚程矫命诘难精品惊心怵目经营擘划金飔久固锯齿兰泽李何王李临谷陵鱼柳线沦弊蛮荒满业卯不对榫茂迁煤气灶民曹摸索内祭凝质棚栏濮阳市迁让气功轻软曲允热和三赋扫地俱尽蚀耗水牛兵谈津踏曲铁石心枉费心思帷幕不修文圆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