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寤言的意思、寤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寤言的解释

(1).醒后说话。《诗·卫风·考槃》:“独寐寤言,永矢弗諼。”《文选·张华<杂诗>》:“伏枕终遥昔,寤言莫予应。” 李周翰 注:“寤言,谓卧而语无人应我也。” 明 李攀龙 《录别》诗:“寤言怀往路,揽衣从此兴。”

(2).晤言,相会而对语。 汉 刘向 《列女传·鲁黔娄妻》:“君子谓 黔娄 妻为乐贫行道。诗曰:‘彼美淑姬,可与寤言。’”今本《诗经》作“晤言”。 南朝 齐 王融 《同沉右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巫山高》:“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寤言"是古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与典籍两个维度解析:

一、构字释义 "寤"字从宀(房屋)从吾(自我),《说文解字》释为"寐觉而有言曰寤",指睡醒后开口说话的状态。"言"即言语,二字组合形成"醒后言语"的本义。《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将此词列为"觉醒时说话"的专称。

二、典籍用例解析

  1. 《诗经·邶风·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怀",《毛诗注疏》解读为清醒状态下的独白,展现辗转难眠的心理活动。
  2. 《晋书·王导传》记载:"中夜寤言,常恐天下鼎沸",此处引申指清醒时的政治见解,带有忧思深远的语境色彩。
  3. 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特别强调:"寤与悟通,故寤言亦可作觉悟之语解",拓展出哲理层面的觉醒之义。

三、现代语言学研究 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2019)统计,该词在二十五史中出现频次不足百例,多用于描述君主夜半觉醒召对臣工的场景,具有鲜明的典仪语境特征。现代文学创作中偶见化用,如钱钟书《围城》曾以"寤言"暗喻知识分子的觉醒意识。

网络扩展解释

“寤言”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醒后说话
    指人从睡眠中醒来后开口说话。例如《诗经·邶风·终风》中的“寤言不寐,愿言则怀”,此处“寤言”描绘了主人公因思绪纷扰而难以入眠、醒后独自言语的状态。

  2. 相会而对语(通“晤言”)
    此义项为引申用法,“寤”通“晤”,意为面对面交谈。例如古人书信或诗文中用“寤言”表达友人相聚畅谈的情景。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先秦文献,如《诗经》中多次出现(如例句“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多用于描写内心情感或人际互动,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别人正在浏览...

隌闇按辔碧淀子不了而了不恌车书车梯持玩穿天节啜哄当儿单立人点石成金彫章镂句坻鄂房窝抚庥告志孤光过立海涵环坐加功交口积居井椁九回曲九能肯堂冷局练兵秣马礼金令舍流光易逝柳箧子鸾旂满脸生花马蛭眠舆明嶷目宿傩鼓偏嗜勤辱鼪鼯之径神志不清射饮势不两存世济水斋贪夫徇利踏踢体型通话筒炙退院土老肥土满享眺习非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