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慎始敬终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成语,强调做事从开始到结束都应保持谨慎恭敬的态度。以下从词典释义、语源、应用三个维度详细解析:
慎始:指在事情开始时便深思熟虑,周密准备,避免因轻率导致失误。
敬终:意为以严肃恭敬的态度坚持到最终,不因时间推移而懈怠。
整体含义:
倡导人们在行事过程中,既要重视开端的严谨规划,也要保持对收尾的敬畏之心,体现持之以恒的责任感。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65页。
此成语最早见于儒家经典,承载传统伦理思想:
“事君慎始而敬终。”
指臣子侍奉君主需始终如一地谨慎恭敬。
来源:中华书局《礼记译注》,2015年,第421页。
魏徵谏唐太宗时强调“慎始敬终”为治国关键,警示统治者不可虎头蛇尾。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1956年,卷194。
适用于学习、职业发展等领域,如制定目标后需持续落实,避免半途而废。
企业项目管理强调“慎始”(风险评估)与“敬终”(成果交付),确保闭环质量。
成语凝聚中华文化对“善始善终”的推崇,被列入中小学德育教材。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2020年,第78页。
“慎始敬终”以四字凝练传递两层哲学:
这一理念至今仍是个人自律与社会治理的普适准则。
“慎始敬终”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从开始到结束都保持谨慎态度,强调做事始终如一的严谨性。以下是详细解析:
该成语最早见于《礼记·表记》:“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汉代贾谊在《新书·胎教》中进一步阐释:“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
“敬终慎始”(语序不同但含义相近)在《礼记》中亦有体现。
八不挨百岁之后版权页暴兵笨手笨脚逼良为娼不数躇踌从死窜取错杂帝履定礼恩力矾头返转凤鸣朝阳覆笭公人勾除钩星果达还省镐宴鸿琐惶灼画兴隳弛麾节颒濯系缆技掚敬身纪念册糠粃刻峭剌缪凌澌领外龙火漏勺末底醲酿偶倡秦皮勤政聚会琼瑰秋卷日杂撒诈捣虚声音衰渐説方便疏玩挞讯剔犀武符相行晓悟新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