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传书的意思、传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传书的解释

(1).谓使书籍流传于世。《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2).指抄写或刻印书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刘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专以传书。书必三本,虽数百卷为一部者亦然。”

(3).传授书籍。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学道 北海 仙,传书 蘂珠宫 。”

(4).传递书信。 唐 李商隐 《离思》诗:“朔雁传书絶, 湘 篁染泪多。”《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从当日插了釵,离不得下财纳礼,奠雁传书。” 明 许潮 《武陵春》:“仙姑既牵情 刘 阮 ,此人可以传书。”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一:“ 柳毅 又是怎样替人往深海里传书,用鲛绡分开碧蓝的海水,娶了美丽的 龙女 为妻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传书的汉语词典解释

“传书”是一个汉语词汇,在汉语词典中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传书”主要指传递书信或书籍的行为,常用来比喻信息的传播或知识的传承。这个词源于古代通信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信息传递的重视。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

一、基本词义与分解

“传书”由“传”和“书”两个汉字组成:

二、引申含义与用法

除了字面意思,“传书”在文学和口语中衍生出比喻义:

三、文化背景与权威参考

“传书”一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它被关联到古代通信制度,如汉代的“邮驿传书”,展现了社会发展的脉络。权威来源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和《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均收录此词,确保解释的专业性和可信度。这些词典强调,“传书”在现代汉语中仍用于正式或文学表达,强化了其作为文化遗产的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传书"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1. 使书籍流传于世
    指保存、传播典籍文献,使其得以传承。如《庄子·天道》中提到"世因贵言传书",强调文字传播的重要性。

  2. 抄写或刻印书籍
    古代指复制文献的行为,如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刘韶美"得俸专以传书",即用俸禄刻印书籍。

  3. 传授典籍学问
    特指师徒间的知识传授,如李白诗句"学道北海仙,传书蘂珠宫",描述道教典籍的传承。

  4. 传递书信
    最广为人知的含义,包括:

    • 古代"鸿雁传书""鱼雁传书"的典故
    • 神话传说如《柳毅传》中"用鲛绡分开碧蓝海水传书"的奇幻描写
    • 现代引申为信息传递,如"飞鸽传书"等比喻用法。

语言发展:该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唐代后逐渐侧重"书信传递"的引申义。现代汉语中,"传书"多用于文学性表达,如柯岩《奇异的书简》中仍保留其诗意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闇蔽熬刑白裘薄行骖左叱石成羊种姓楚葛湘纱次传赐奠弹驳蝶泳第一手材料涷雨朵觋绯衫風燈凤箫龙管改稿感切国歌横阡画案花蘤花名隍阱架谎凿空简缓奸偷嚼头鸡肤鹤发今次积事寥索六茎流露麦食毛拳梅盐猛獁黾蜮明昭昏蒙谋略迁避孅犁諐囚器车气鼓鼓穷兵极武染戕瑞典深湛舍寿收冬衰隤数值四川绨绣舞操伍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