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李诗谢赋的意思、李诗谢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李诗谢赋的解释

唐 李百药 工诗, 谢偃 善赋,故称。《新唐书·谢偃传》:“﹝ 谢偃 ﹞尝为《尘》、《影赋》二篇,帝美其文,召见,欲 偃 作赋……时 李百药 工诗,而 偃 善赋,时人称‘ 李 诗 谢 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李诗谢赋”是汉语文学史中的经典并称,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与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赋体作品共同代表的文学成就。这一概念源自古代文人对二者艺术风格的推崇,常作为盛唐诗歌与六朝骈赋的标杆性符号。

一、李诗的艺术特征

李白(701-762)的诗歌以豪放飘逸著称,其作品突破格律限制,善用夸张想象与自然意象,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展现雄奇境界(参考《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其语言风格融合乐府民歌的清新与道家思想的超脱,形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特质。

二、谢赋的文学价值

谢灵运(385-433)的赋体创作以《山居赋》《撰征赋》为代表,注重骈偶对仗与山水景物描写,开创了“情必极貌以写物”的写实传统(参考《汉魏六朝赋史》,程章灿著)。其作品将玄理与自然结合,为唐代山水诗提供范式,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句被后世反复化用。

三、并称的文化意涵

“李诗谢赋”并提始于宋代文论,如严羽《沧浪诗话》评价二者“虽气象不同,而皆造其极”。这一概念既体现唐代对六朝文脉的继承,也凸显不同文体在抒情达意上的互补性:李诗以自由韵律抒写个体精神,谢赋以精密结构承载哲思,共同构成中国韵文的双峰并峙。

网络扩展解释

“李诗谢赋”是唐代两位文学家李百药和谢偃的并称,具体含义如下:

  1. 词义解析
    “李”指李百药,擅长诗歌创作;“谢”指谢偃,以赋闻名。该并称源于《新唐书·谢偃传》的记载,因两人各有所长且齐名,故时人以“李诗谢赋”代指他们的文学成就。

  2. 人物背景

    • 李百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典雅工整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
    • 谢偃:因创作《尘赋》和《影赋》受到唐太宗赞赏,其赋文辞华美、意境独特,与李诗齐名。
  3. 历史出处
    据《新唐书》记载,谢偃作赋时,恰逢李百药以诗闻名,两人并称的典故由此而来,成为唐代文学史中的经典组合。

这一并称不仅体现了两人的文学专长,也反映了唐代对诗歌与赋并重的文学风气。需注意,部分网络释义存在简化,建议结合《新唐书》等史料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炳烺不入眼侧面察渊鱼雠克春草闯堂鹑鷃出污泥而不染大舫大褂当场倒栽刁横風躅恭约鬼鸟滑鸠化生盆毁废绘图膙子结束语惊师动众尽规金沙银汞寄售局段决囊均守佧佤族孔周牢圄两难凉月联蹇迾卒临存流极乱蓬蓬蛮风瘴雨毛钱儿妙翰靡跌囊空农圃胖头鱼平泉乾槁弃恶群架四凶燧人氏天线贴平王赋维兮鲜飇小祭祀心存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