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湓浦的意思、湓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湓浦的解释

即 湓水 。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 卢峰 莲刻削, 湓浦 带縈紆。”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 湓浦 从君已十年, 京江 仍许借归舡。” 清 陈维崧 《鹊踏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平话》词:“依稀 长乐 夜乌啼,分明 湓浦 邻船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湓浦(拼音:Pén Pǔ)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地理与文化内涵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基本释义

湓浦指古代湓水(又称湓江)的入江口,即湓水与长江交汇处。该词源于古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


二、历史地理考据

湓浦作为古代交通要冲,是九江(古称浔阳)的重要地理标志:

  1. 地理位置:据《水经注·卷三十九》载:“湓水出豫章艾县……北入大江。”其入江口即湓浦,唐代属江州浔阳郡,今属江西九江市浔阳区。
  2. 行政沿革:湓浦口曾设“湓浦戍”“湓浦驿”,为长江中游军事与商贸枢纽。北宋《太平寰宇记》称:“湓浦在城西,源出清湓山,经城下入江。”

三、文学意象与典故

湓浦因白居易《琵琶行》名句“住近湓江地低湿”而成为经典文学意象,象征迁客羁旅之愁: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此诗奠定了湓浦在文化语境中的悲秋、离思意象,后世文人如苏轼、陆游均曾化用此典。


权威参考文献

  1.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 《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影印本,1958年。
  3. 《水经注校证》(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
  4.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中华书局,2007年。
  5. 《白居易集笺校》(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今湓浦遗址位于九江市区西部的龙开河故道,仍存历史地名“湓浦路”,见证千年水文变迁。

网络扩展解释

“湓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历史、地理、文学等角度综合解析:

一、词义解释

  1. 基本构成:

    • 湓:指水势上涌或泛滥,如“湓涌”“湓溢”。
    • 浦:多指水边或河流入海口,也可作为姓氏。
    • 组合后,“湓浦”字面可理解为“水势汹涌的河口”。
  2. 历史地理指向:

    • 古代指“湓水”,即今江西省九江市的龙开河(古称湓水),该河曾注入长江。

二、历史与文学引用

  1. 诗词中的意象:

    • 唐代白居易在《东南行一百韵》中以“湓浦带縈紆”形容河流蜿蜒曲折的形态。
    • 宋代张孝祥的《浣溪沙》提到“湓浦从君已十年”,借地名表达离别或时间流逝的情感。
    • 清代陈维崧的词作中,“湓浦邻船话”暗示此地作为水陆交通要道的场景。
  2. 功能与地位:

    • 湓浦历史上是九江地区的重要水道,与商贸、文化传播密切相关。

三、现代意义

四、总结

“湓浦”一词既指向古代河流(湓水),又承载了文学意象与地域文化记忆。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诗词背景或地理变迁,建议查阅地方志或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丁俗客百花齐放饱和点饱闻璧还称兄道弟春棹绰异调经断治蠹折恩慰发功反包围烦琐发政施仁赣州市格尔尼卡砉欻幻质昏懵嚯索积爱谏辅见天贱胥交伐金龛九介九坑军船钧天梦刊啓狂謼溃痈马鬣一滴磨它子南极仙翁泼风叵奈谦崇迁塟妻宫麒麟儿屈奇肉皮筛扬上簿赏善罚恶山雉升迁桥私産堂兄弟田圻推己及人拖腔驼曲玩意儿无故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