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待漏的意思、待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待漏的解释

[minister of a monarchy in feudal China wait for going to court before dawn] 指封建时代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漏: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此处代指时间

…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红楼梦》

详细解释

(1).百官清晨入朝,等待朝拜天子,谓之“待漏”。漏,古代计时器。《东观汉记·樊梵传》:“自当直事,常晨驻马待漏。”《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奉待漏之书,衔如丝之旨。” 李周翰 注:“奉事上书,皆晨起驻车待其漏刻。”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同宦思乡》:“陷边方常思首丘,那想着 金门 待漏。”

(2).见“ 待漏院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待漏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指官员在五更时分于宫门外等候上朝的行为。该词由“待”和“漏”二字构成:“待”即等待,“漏”指漏壶,为古代计时工具。官员需根据漏壶显示的时间,在宫门开启前抵达指定位置,以此体现朝廷礼仪的严谨性。

此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汉官仪》记载“夜漏起,宫门皆闭”,至唐代形成固定仪轨。宋代《梦溪笔谈》详细描述百官“待漏院”等候的场景,成为中央集权制度下官僚体系运作的缩影。明代《大明会典》更明文规定“四鼓过即赴朝房”,违者将受罚俸处分。

从文化内涵分析,“待漏”折射出三重意蕴:其一象征皇权至高无上,臣子需恪守时间规范;其二体现古代官僚制度的秩序性,《周礼》注疏称其“所以严宸居,肃班列”;其三衍生出“待漏趋朝”的成语,后多用于形容勤勉奉公的工作态度。

权威文献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对“漏”的释义
  2.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相关记载
  3. 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三官政篇

网络扩展解释

“待漏”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词汇,主要含义为封建时代官员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1.基本定义

“漏”指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工具,代指时间;“待漏”即官员黎明前抵达皇宫,等候上朝议事。这一制度体现了古代严格的朝会礼仪。

2.历史背景与文献例证

3.相关概念

4.文化内涵

“待漏”不仅是时间制度,更象征古代官僚体系对皇权的服从,以及官员勤政的职责意识。如明代文献提到“金门待漏”,暗含仕途追求与家国责任的双重意义。

“待漏”一词承载了古代政治制度、时间文化及社会等级的多重意涵,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傍白宝爱笨窳鄙国冰糖葫芦拨捩不安其室册除唱先纯白褚小杯大词级错漠撮弄谛绎幡盖覆蕉傅科摆公演寒霙后烈毁玷回江间断荐鹗焦唇惊号津贴费跨竈拉拉雷罇怜伤灵桃鸾讹马背学校冥衣牟取逆贼抢市荍麦桥涂清风曲谢阮家集弱酸扇扉侍儿赎国厮杀算寿随口胡诌锁细太阳草塔尖上功德糖食探丸缊奥无骨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