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覆衣的意思、覆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覆衣的解释

犹覆被。谓以衣加惠。《后汉书·公孙述传》:“ 蜀 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穀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覆衣,汉语词汇,读音为fù yī,其核心含义是指覆盖在尸体或棺木上的衣物,特指古代丧葬礼仪中用于遮蔽遗体的布单或衣物。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及文化背景角度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义

    指覆盖于尸体或棺椁上的布帛、衣物,用于遮蔽遗体,体现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悼。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9卷)

  2. 引申义

    广义可指覆盖物体表面的织物,但此用法较少见,古籍中多特指丧葬用品。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用法与语境


三、文化背景

覆衣习俗源于周代丧礼制度,体现“事死如事生”的伦理观念。据《仪礼·士丧礼》记载,贵族丧仪需依身份选用不同材质(如绢、麻)的覆衣,兼具防腐与礼制功能。此传统延续至明清,成为汉族丧葬文化的重要符号。

来源:《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中华书局)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9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2.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 《仪礼·士丧礼》,中华书局点校本,2010年。
  4. 《中国礼仪制度研究》,杨志刚著,中华书局,2001年。

网络扩展解释

“覆衣”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覆衣”字面意为覆盖衣物,但在实际使用中多引申为以衣物加惠于人或通过纺织业供给衣物。例如《后汉书·公孙述传》记载:“女工之业,覆衣天下”,指蜀地发达的纺织业能为天下人提供衣物。

二、出处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描述东汉时期蜀地(今四川)的富饶景象:“蜀地沃野千里……女工之业,覆衣天下”。此处强调蜀地纺织业对全国的衣物供应能力。

三、用法特点

  1. 动词性用法:表示“覆盖衣物”或“供给衣物”,如“覆衣天下”;
  2. 象征意义:常与民生经济相关,体现某地物产或手工业的繁荣;
  3. 现代延伸:可作为成语使用,形容资源充足或保障基本需求的能力。

四、相关词汇

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后汉书》原文背景,可参考汉典网或沪江词典的详细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白相人傍僾崩弛闭藏布什茶肆忡惙鴜鹭电视机地方时蠹民二弦干干贵纸过轶合柱红勒帛荒余脚高步低稽程极亲旷迈恋新忘旧龙亶蝼蚓轮郭律尺髦昏毛利马首欲东末煤母舰木球使者滂沱大雨平绿牵顾迁让气劲轻屑趣风橪支三家沙塠删除山吹舌根音深冬绳检实腾腾挑挑剔剔退赃危国微事下断语瑕累向若而叹险戾校猎谢家活计信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