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伏引的意思、伏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伏引的解释

谓服罪,认罪。《魏书·李崇传》:“ 崇 摄 庆宾 曰:‘尔弟逃亡,何故妄认他尸?’ 庆宾 伏引。”《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臣等穷治,辞不伏引;然众证明昞,準律当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伏引”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进行解读:

一、传统古籍中的含义

  1. 服罪、认罪
    这是该词在《魏书》《资治通鉴》等古籍中的主要含义。例如:
    • 《魏书·李崇传》记载:“庆宾伏引”,即庆宾认罪。
    • 《资治通鉴》中“辞不伏引”指当事人不认罪,但证据确凿。
      用法:多用于古代司法或文献中,表示对罪行的承认。

二、现代语境中的引申义

  1. 暗中策划、引诱他人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指“隐藏并诱导他人上当”。例如:
    • “伏引”由“伏”(潜伏)和“引”(引诱)组成,强调用计谋布局。
      注意:此释义未见于古籍,可能是现代引申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其他相关解释

  1. 姓名学中的寓意
    “伏”有潜伏、诚实之义,“引”含指引、领导之义,组合用于人名时寓意刚柔并济、能屈能伸。

四、总结与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魏书》《资治通鉴》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伏引》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伏引是一个汉字词汇,它的意思是指隐藏、隐匿或藏起来。这个词通常用来表示某个人或物体暗中观察、监视或追踪其他人或物体的行动。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秘密中行动,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隐藏在其他物体之后。 拆分部首和笔画: 《伏引》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人”的部首,而它的笔画数为10画。 来源和繁体: 《伏引》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它的繁体形式為「伏引」。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写法,汉字《伏引》的拼写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说,它的古代写法和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 他伏引在暗处观察着对方的每一举动。 - 这个房间里伏引着一股神秘的气氛。 组词: 有一些常用的组词,涉及到《伏引》,如“伏地”、“引领”等等。 近义词: 与《伏引》意思比较相似的词汇有“追踪”、“监视”、“潜伏”等。 反义词: 与《伏引》意思相反的词汇有“显露”、“暴露”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