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太平御览的意思、太平御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太平御览的解释

[Tai Ping Yu Lan (Taiping Imperial Encyclopaedia)] 宋代的类书。宋太宗时李昉等人辑,共 1000 卷,分 55 门,引证书籍多至 1690 种,其中汉人的传记、旧地志,都是现在失传之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太平御览”的详细解释,综合不同来源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作为宋代类书的专称(主要含义) 《太平御览》是北宋初期由李昉、李穆等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的综合性类书。其核心特点包括:

  1. 编纂背景:始于977年,成书于983年,历时6年完成,初名《太平总类》,后因宋太宗每日阅读三卷而更名为《太平御览》。
  2. 内容规模:全书共1000卷,分55部、4558个子类(另有文献称550门),引用古籍达1690种,其中约80%现已失传。
  3. 历史价值:保存了大量汉人传记、旧地志等珍贵史料,成为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资料来源。

二、作为文化典故的延伸含义 该词衍生出两层比喻意义:

  1. 字面象征:指代太平盛世中君主勤学博览的行为,体现“治国需崇文”的理念。
  2. 现代引申:形容个人广泛阅读以提升修养的行为,常用于褒奖学识渊博者。

注:部分文献(如)将其解释为成语,但更权威的历史文献均以类书为核心释义。建议优先参考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获取完整文献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是一部古代中国的文献著作,意思是“统御天下,览察万民的大全书”。该书共有数卷,是一部包含了各种各样知识的百科全书。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太平御览》的拆分部首是“夕”、“止”和“白”,分别是其左侧、上部和右侧的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太平御览》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该书主要由杨凭、陆德明、王钦若等历代文学家编纂而成。

繁体

《太平御览》的繁体为「太平禦覧」,即使用了繁体字形书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中,汉字的外形与现代有所不同。以《太平御览》为例,古时候汉字写法的字形更为简单而古朴,与现代汉字的书写方式略有差异。

例句

《太平御览》中的例句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文化传统等。这些例句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组词

和《太平御览》相关的组词有:“太平”、“御览”等。例如:“太平盛世”、“御览群书”等。

近义词

《太平御览》的近义词包括:“《四库全书》”、“《古文观止》”等。这些书籍都是古代著名的文献著作。

反义词

《太平御览》的反义词很难确定,因为它是一部包含各种各样知识的百科全书,很难找到一本书与之完全相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