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儒家的经书。 元 汤式 《离亭宴煞·送杨景言回杭州》套曲:“一襟 东鲁 书,两胁《西厢传》。”参见“ 东鲁 ”。
“东鲁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基本词义
“东鲁书”指代儒家的经典著作,常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强调儒家典籍的权威性。其中“东鲁”原指春秋时期的鲁国东部(今山东曲阜一带),因孔子为鲁国人,后世常以“东鲁”代指儒家发源地或儒学传统。
来源与用法
延伸背景
“东鲁”因孔子故乡在鲁国,逐渐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因此,“东鲁书”不仅指具体经典(如《论语》《孟子》等),更承载了对儒家思想体系的推崇。
该词是古代文人借地理称谓(东鲁)指代儒家典籍的雅称,多见于诗词和学术语境,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其文化内涵。
《东鲁书》是一本古代书籍,也是指徐干所作的《东鲁略》。这本书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东鲁书》的拆分部首为“一、鱼”,汉字中的“氵”代表水,而鱼则是表示字义的部分。它的总笔画数为13。
《东鲁书》是由徐干撰写的,他是鲁国的黄门侍郎,负责国家机要和记录国家大事的职务。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编写了这本书。
《东鲁书》的繁体字是「東魯書」。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东鲁书》中的“东”字在古代写作“東”,“鲁”字则写作“魯”,“书”字写作“書”。这些变体在古代书籍中都比较常见。
他研究了《东鲁书》中的记载,深入了解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
东鲁、鲁国、徐干、书籍、记录、政治、军事、经济、文化
《鲁国纪事》、《鲁国史》
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