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符图的意思、符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符图的解释

符箓和图谶的合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仙道録》:一经戒,二服饵,三房中,四符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符图

符图是道教文化中的核心术语,指以特定图文符号构成的宗教文书,具有召神劾鬼、驱邪避灾的象征功能。其字形结构为“符”(符节信物)与“图”(神秘图案)的结合,体现道教“以象达意”的宇宙观。

宗教内涵与功能

  1. 通灵媒介:符图被视为沟通神明的媒介,如《道藏》载“符者,天地之真信”,通过朱砂、黄绢等载体绘制图文,赋予其灵力。
  2. 结构特征:典型符图由“符头”(神祇名讳)、“符胆”(核心咒字)、“符脚”(敕令符号)三部分构成,如“五雷符”需嵌入雷神讳号与云纹。
  3. 典籍依据:葛洪《抱朴子·内篇》明确符图需“受师传秘”,强调师承与仪式的重要性;《云笈七签》卷七载“八景明光符”需配合存思修炼使用。

文化演变

汉代“天帝使者”木符(考古实物)印证早期符图与巫术融合,至唐宋发展为系统化的“符箓派”,衍生出治病符(《祝由科》)、镇宅符(《鲁班书》)等分支。现代民俗中仍见于道教斋醮科仪,如台湾正一派《灵宝济度金书》收录千余符图范本。

权威参考

(注:因文献版权限制,部分古籍链接未公开,可通过权威机构数据库检索获取原文影像。)

网络扩展解释

“符图”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符图”是符箓与图谶的合称。符箓指道教中用于驱邪、祈福的神秘符号文字,图谶则是带有预言性质的图像或符号。两者常被并列使用,例如在道教典籍《仙道録》中将“符图”列为道教修炼体系中的第四类内容。

二、道教文化中的特殊含义

在道教体系中,“符图”被进一步解释为神符与灵图的结合:

三、历史渊源

其起源可追溯至:

  1. 先秦巫术:如汉代用五色桃印驱邪的习俗,符图形式与之相似。
  2. 谶纬文化:汉代盛行的图谶预言,与道教符图存在关联。

四、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道教仪式中,如:

需注意:现代语境中,“符图”一词已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宗教或历史文献研究中。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阿懊悴邦器宝坊成丁赤瘕麤衣恶食东不识冬令反败为胜丰稔府经厅龟龙片甲海表横戈跃马侯道鹄鼎卉布毁阙回日混合面进德修业金庚矜节急飕飕纠缚吉验倦笔困阨狼眼鼠眉林业麻槌闷子车明河敏手纳头念青唐古拉山铅膏旗籍青藜学士秋收冬藏撒口申议时辰牌四格松性泰然处之太渊陶衣体量亭候颓响翫境微攻五尘乌翅迕辱五岳丈人现存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