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膏露的意思、膏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膏露的解释

犹甘露。谓其沾溉惠物。《礼记·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郑玄 注:“膏,犹甘也。”《汉书·董仲舒传》:“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姦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脩何飭而膏露降,百穀登。” 隋 江总 《咏双阙》:“屡逢膏露洒,几遇祥烟初。” 唐 元稹 《竞渡》诗:“随时布膏露,称物施厚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膏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膏露”指甘甜的露水,常被赋予自然恩泽或祥瑞的象征意义。其中“膏”意为“甘美”,“露”即露水,合称形容滋润万物的甘露。例如《礼记·礼运》记载:“天降膏露,地出醴泉”,郑玄注解“膏,犹甘也”,强调其甘润特性。

二、引申与比喻

  1. 自然祥瑞:膏露常与“醴泉”并称,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吉兆。如《汉书·董仲舒传》提到“膏露降,百穀登”,体现其与农业丰饶的关联。
  2. 政治隐喻:在文学中,膏露被用来比喻君王的仁政或教化惠及百姓。例如隋代江总《咏双阙》中“屡逢膏露洒”,即以自然现象暗喻德政。

三、文学与历史用例

四、字义拆分

“膏露”既是自然现象的雅称,也是传统文化中祥瑞与德政的意象符号。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礼记》《汉书》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膏露》

《膏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膏”和“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他们可以拆分成不同的部首和笔画。

• “膏”字的部首是“⺼”,总共有14个笔画。

• “露”字的部首是“雨”,总共有17个笔画。

这个词汇来源于古代汉语,通常用于形容草木受到阳光的滋润和滋养。它的意思是指由自然界中的湿润物质所滋润和滋养的植物。

在繁体字中,“膏”字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但“露”字在繁体中写作“露”。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些人使用了不同的字体和笔画来表达这个词汇。例如,有人使用了象形字来表示“膏”字,而“露”字则用了更多的线条和点画来表达。

以下是一些使用《膏露》这个词汇的例句:

1. 春天的膏露滋养着大地上的万物。

2. 这幅画里,艺术家巧妙地捕捉到了晨间膏露的美丽。

一些与《膏露》相关的组词包括:

1. 膏药:用于外用治疗身体部位疼痛或炎症的药物。

2. 膏状:呈现出膏状或稠密的形态。

3. 露水:在夜晚或凌晨时分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水滴。

可能与《膏露》有相似意义的近义词包括:

1. 养分:滋养和滋润生物体的物质。

2. 润泽:使干燥的物体变得湿润。

3. 灌溉:用水滋润和滋养植物。

《膏露》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反义词,因为它通常用来形容植物所接受的滋润。不过,反义词可以是“干旱”或“干燥”,因为它们表示没有足够的水分供植物吸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