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漏脯的意思、漏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漏脯的解释

隔宿之肉。古人认为此肉为漏水沾湿,有毒,食之可致人命。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故嗜酒者自抑於鴆醴,贪食者忍饥於漏脯。”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漏脯救饥,鴆酒解渴,非不暂饱,而死亦及之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故以善规人,如赠橄欖;以恶诱人,如餽漏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漏脯”是一个具有比喻意义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含义

“漏”指漏水或液体渗透,“脯”指风干的肉。合起来指被雨水或漏水浸湿的隔夜肉。古人认为这种肉因受污染而含有毒性,食用可能致命。

二、引申比喻

  1. 危险事物:比喻看似可解决眼前问题,实则暗藏祸患的事物。如晋代葛洪《抱朴子》提到“漏脯救饥,鸩酒解渴”,警示用危险方法应对急难。
  2. 短视行为:成语“漏脯充饥”形容为满足眼前需求不顾后果,类似“饮鸩止渴”。

三、文献例证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警示性语境,强调不可贪图短期利益而忽视隐患,常见于文学、哲学讨论中。

注: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机密泄露”,但根据古籍文献及成语用例,传统释义更侧重“有毒食物”的比喻义,建议优先采用经典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漏脯》的意思

《漏脯》是指刚煮熟的肉,因为脂肪的含量较高,所以在加热过程中脂肪会溶化出来,使肉变得松软。这个词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指一些工作或者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者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拆分部首和笔画

在《漏脯》这个词中,它的部首是“肉”字旁,表示和肉相关;其中,“漏”字的拆分为水旁和属于象形字,共有10个笔画;而“脯”字的拆分为月旁和付部,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漏脯》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一》:“墨子以漓漏之脯適其宰。”在古代文献中,也经常出现漏脯指煮熟的肉的描述。

繁体

《漏脯》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漏膚」,膚和脯意思相同,都是指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漏脯》在古代的写法为「漊脯」。

例句

1. 他在炖肉的时候一不小心加入了太多的水,导致最后的菜肴成了一盘漏脯。

2. 这个项目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因为种种原因变得漏脯了。

组词

漏脯:指刚煮熟的肉

漏网之鱼:指逃脱处罚而仍然逃亡的罪犯

漏风的船:指有漏洞的船只,比喻有缺陷的事物

近义词

松软、变质、变差

反义词

饱满、新鲜

别人正在浏览...

白晓白眼本犯簸动筹附岱山担架彫流雕辔邸史断管残渖兑音返观内照敷陈高飘惯捷关繻贵埶浩邈合绪谹言脚高步低佳妍酒功窥边捞什子论劾论主螺钹麦秀寒麦秀两岐毛嫔蜜苏捺鉢内资钱额遣俘僛丑侵黑去失三致志僧户山菊山龛熟顾死不悔改随园俗客宿狱炭炉亭亭玉立蜕皮驼毼脱节牛晩会袜桶蓊匌西宾邪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