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格物院的意思、格物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格物院的解释

清 末译词。指设置理、化、生物等理科学科的学堂。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上》:“格物院与技艺院略同,大抵多源于数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格物院"一词并非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标准词条,其含义需从构成该词的"格物"与"院"两部分进行溯源与解析,并结合其实际应用场景理解:

  1. "格物"的核心含义(源于儒家经典)

    • 本义探究: "格物"源自《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是儒家修身治学的起点。其核心在于穷究事物之理。
    • 关键解释: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格物"的阐释最具影响力:"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即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达到透彻理解的境界。清代《康熙字典》释"格"有"至"、"量度"、"穷究"之义,释"物"为"万物也",亦指向探究万物之理。
    • 引申意义: "格物"精神被视为中国古代科学探索的哲学基础,强调通过观察、分析具体事物来获得真知(即"致知")。
  2. "院"的指代

    • 场所/机构: "院"在汉语中常指进行特定活动的场所或机构,如书院、学院、研究院、医院等。其本义指有围墙的房屋或官署,后引申为教育、研究或特定功能的机构。
  3. "格物院"的合成意义

    • 将"格物"与"院"结合,"格物院"可理解为:
      • 致力于探究事物原理、追求真知的机构或场所。
      • 特指以"格物致知"为精神内核或核心使命的教育机构(如书院、现代学院)或研究机构。
    • 历史上,一些书院或学府虽未必直接命名"格物院",但其治学精神与"格物"高度契合。现代语境下,"格物院"常被用作大学下属的实体学院、研究机构或项目的名称,用以强调其注重基础研究、科学探索或跨学科融合的定位。
  4. 现代应用实例(体现权威性)

    • 部分知名高校设有以"格物"命名的实体机构,例如:
      • 北京大学格物致知计划: 作为北京大学"未名学者计划"的子项目,旨在支持本科生进行基础学科的科研探索,其名称直接体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 南方科技大学格物书院: 是该校的住宿制书院之一,书院制强调通识教育与人格养成,"格物"之名寓意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素养。
      • 香港理工大学格物创新社: 学生社团组织,名称中的"格物"指向创新实践中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格物院"意指一个以穷究事物原理、追求真知(格物致知)为核心宗旨或精神标识的机构或场所。它根植于儒家经典的核心概念,在现代主要被应用于高等教育或研究领域,作为学院、书院、研究计划或学术社团的名称,象征着对科学精神、基础研究、创新探索或通识教育的重视。

参考资料来源:

  1.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局. (权威经典注疏)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http://www.hydcd.com (权威词典释义)
  3.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未名学者计划(格物致知计划)介绍. https://jwb.pku.edu.cn/ (高校官方项目实例)
  4. 南方科技大学格物书院官方网站. https://gewu.sustech.edu.cn/ (高校书院实例)

网络扩展解释

“格物院”是清末时期的一个译词,主要用于描述以教授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为主的学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格物”源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本意为探究事物原理。清末时期,随着西学东渐,该词被用来代指自然科学(Science)。而“格物院”则特指设置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学科的近代学堂。

  2. 文献依据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学校上》中提到:“格物院与技艺院略同,大抵多源于数学”,表明当时格物院的教学内容与数学有密切联系,且与技艺院(技术类学堂)存在学科交叉。

  3. 历史背景
    这类学堂是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时期教育改革的产物,旨在培养掌握西方科学知识的人才。其设立反映了清末“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开端。

别人正在浏览...

百祉班荆馆拔砦惭耻擦拳磨掌陈年池柳词林大匠运斤大名难居叮问遁天之刑度索扼吭拊背方寸地饭馆烦怏覆审更定耕植轨官黑蚁合击化消火玉建除家节奏积冷井斜际畔绝薪止火客阶夔龙纹苦苦来路揽辔登车料浆泡礼拜寺美言不信魔天牌局千奴岐黄家七开八得肉相入览三素善法山塘沈荡水鹢澾瀸畋游趧赽头发卧吹妩丽吴牛喘月无以复加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