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的意思、词林的详细解释
词林的解释
(1).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南朝 梁 萧统 《答晋安王书》:“殽核坟史,渔猎词林。”
(2).词坛。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许昌 郭挺 元杰 ,从 李方叔 学,久蒙训导。 方叔 死, 挺 有挽诗云:‘憔悴词林失俊英,已应精爽在 蓬瀛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吾乡 公文介 公 鼐 , 万历 中,为词林宿望,诗文淹雅,絶句尤工。” 金婉 《为外录<词林正韵>毕书后》:“后此词林增善本,四声堪证 宋 名贤。”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宋 王应麟 《玉海·圣文五·康定赐翰林飞白书》:“ 至和 元年九月, 王洙 为学士, 仁宗 尝以涂金龙水牋为飞白‘词林’二字赐之。” 元 卢亘 《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归钱塘》诗之二:“昭昭日月揭,胡为厌词林?” 严复 《救亡决论》:“至于成贡士,入词林,则其号愈荣,而自视也亦愈大。”
词语分解
- 词的解释 词 (詞) í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
- 林的解释 林 í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姓。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词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汇集文词的场所或典籍
指汇集在一起的文词或文献,常用于形容典籍丰富的环境。例如:
- 南朝梁萧统在《答晋安王书》中提到“渔猎词林”,比喻在典籍中广泛涉猎。
- 宋代王应麟的《玉海》中也用“词林”代指文献聚集之处。
2.词坛(诗词创作领域)
指诗词创作的群体或领域,强调文人雅士的交流与创作。例如:
- 宋代范公偁《过庭录》中记载“憔悴词林失俊英”,表达对词坛人才凋零的感慨。
- 清代王士禛提到“词林宿望”,形容在诗词领域有威望的人物。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古代常以“词林”代指翰林院,因翰林院负责文书编纂、文学侍从等职能。例如:
- 宋代仁宗曾赐飞白书“词林”二字予翰林学士王洙。
-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用“入词林”指代进入翰林院。
补充说明
- 语境差异: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翰墨词林”多指文人群体,而“赐词林”则与翰林院相关。
- 现代用法: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历史研究。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词林》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典。以下是关于《词林》的相关信息:
1. 词义:《词林》一词指的是一本收录了大量汉字的字典,以及其中汉字的释义、读音、造句等信息的工具书。
2. 拆分部首和笔画:《词林》一词可以拆分为“言”、“木”和“厶”三个部首,它一共由6画组成(言:7画,木:4画,厶:2画)。
3. 来源:《词林》这个词最早出自《南齐书·许昼传》:“府中释名称为‘词林’”。后来,《词林》成为了汉字学习和查询的重要工具。
4. 繁体:《詞林》为《词林》的繁体字写法。
5.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词林》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最近的版本更倾向于保持一致的写法。
6. 例句:《词林》采用丰富的例句形式,以帮助读者理解一个汉字的用法。例如:在“门”这个字的释义中,可能会给出“大门洞开”或“里应外合”的例句。
7. 组词:《词林》还会为读者提供一些由这个字组成的词语,以帮助提升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8. 近义词和反义词:在《词林》中,你还可以找到一个汉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这有助于准确地使用汉字和避免语言的歧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