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抚军的意思、抚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抚军的解释

(1).谓太子从君出征。《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

(2).官名。将军称号。 三国 魏文帝 封 司马懿 为抚军将军。其后 晋 、 南北朝 皆有此称,省称抚军。《晋书·宣帝纪》:“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 幽都 ,济厥涂炭。”

(3).官名。 明 清 时巡抚的别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路公别传》:“入为御史,劾 宜兴 、 乌程 、 巴县 三阁老,一太宰,二抚军,皆人所不敢言者。” 清 酉阳 《女盗侠传》:“ 朱 某 江苏 人,以诸生捐纳知县,需次 山东 ,奉抚军委,解餉入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抚军”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以下是其核心释义及演变脉络:

一、核心含义

  1. 太子从君出征
    源于先秦制度,指太子随君主出征或代理军务。如《左传·闵公二年》记载“从曰抚军,守曰监国”,意为君主出征时太子随行安抚军队,留守时则监国理政。

  2. 将军称号

    • 起源: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成为正式军事职衔。
    • 沿革:晋代至南北朝沿用此称号,常作为高级军事指挥官,如《晋书》载司马懿“抚军当总西事”。
  3. 明清巡抚别称
    明清时期,“抚军”成为“巡抚”的尊称,如《儒林外史》中“面禀抚军”即指地方巡抚。

二、语义关联

三、使用建议

阅读古籍时需结合时代背景判断具体含义,如魏晋文献多指将军职,明清小说则多指巡抚。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抚军(fǔ jūn)一词常用于古代文献中,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其含义、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古代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1. 含义: 抚军指的是古代封建社会中,负责抚慰边疆地区、巡逻防御的军队部队。 2.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抚军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和军(军队部首),总共4个笔画。 3. 来源: 《说文解字》中将抚军解释为“边扼慰军”,可见其源自于边境地区的军事抚慰职责。 4. 繁体字: 抚军的繁体字为撫軍。 5. 古代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抚军的字形并未发生较大变化,仍然保持现代汉字的形态。 6. 例句: 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为一代抚军之才。 7. 组词: 抚军可以和其他词汇组合成许多相关术语,如抚军将领、抚军使者、抚军心法等。 8. 近义词: 抚军的近义词包括边防军、边防部队、驻防军。 9. 反义词: 抚军的反义词可以是敌军、攻军、敌国。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疑问,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百灵败面颁学搬枒薄纱报审备阅弼佐常服车轮菜创造社大对卢电枢冬风斗嬉贰忒奉节蜂糖坟壠坟埏分说负从鹳鹅军归冯鸿毛泰山后子火前降城奸刻姣孋戒衣开立考辨捆扎腊梅羸惙冷酷无情榠楂模枋呢羽疲耗平夷愆和屈腰如痴如醉商家杉月深入浅出摄提秫缝说得来溲膏宿坛塌然秃的徒劳无益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温凉霞川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