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府户的意思、府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府户的解释

军户的一种。指 北魏 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徵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廝养……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 谷霁光 《府兵制度考释》第一章:“军府的户口,世执兵役,称为府户,也就是兵户。府户、兵户有的是被强征而来的,有的是被俘虏或坐罪而来,其地位低于一般农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府户是古代中国户籍制度中的特殊分类,主要指北朝至隋唐时期隶属于军府管理的户籍群体。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制度定义

    府户最早见于北魏时期,指被编入军府(如镇戍、都督府等)的民户,属于军事化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其户籍独立于州县,由军府直接管辖,承担兵役、屯田等军事义务(来源:《魏书·食货志》)。

  2. 历史背景

    北魏为加强边疆防御,将部分民户划归军府,形成“府户”与“郡县户”的区分。至西魏、北周时期,府户演变为“府兵制”的基础,成员世代为兵,享有免除赋税的特权,但社会地位较低(来源:《北史·兵志》)。

  3. 制度演变与消亡

    隋唐推行均田制与府兵制改革,府户逐渐融入州县户籍。唐高宗时期,府兵制名存实亡,府户制度随之消失,仅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户籍形态被记载(来源:《旧唐书·职官志》)。

权威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府户”是北魏时期的一种特殊户籍制度,具有以下核心含义和特点:

1. 基本定义
府户指北魏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承担兵役的人户,属于军户的一种。其身份具有世袭性,后代需继承兵役义务。

2. 来源与构成

3. 社会地位
府户地位远低于普通农民,常被比作“役同厮养”(类似奴仆),且失去入仕机会,导致“处世无入朝之期,在生绝冠冕之望”。

4. 制度演变
北魏中期后,因管理弊端和府户地位恶化,朝廷推行“改镇立州”政策,将部分府户转为普通民户。这一措施旨在缓解社会矛盾,但未能完全解决府户制度的积弊。

补充说明
该制度反映了北魏早期军事化管理的特点,通过强制世袭兵役巩固边防,但也因阶层固化引发社会问题。其历史记载主要见于《北齐书·魏兰根传》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黯黮滩百寮变卦比卯伯虑部汇擦黑操张查考衬施吃虎胆丑剌剌出人下代数和搭浆动悸顿足捶胸二便发憷丰大特丰富多彩風監風瀟雨晦腐敝伏苓顾怀规固邗水华叶见风使船金齿脊鳍旧哲鞠诲聚歼控阨领裌六世难名攀高枝儿潎洌圻界囚梁秋务铨选肉呼呼上兵伐谋闪现神驾释种衰穨送款坦牀统天投书偷托腿弯下舂羡道攕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