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送欵 ”。1.传送情意。语出 南朝 梁 王僧孺 《咏姬人》:“何因送款款,半饮杯中醁。”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
(2).投诚;归降。《梁书·侯景传》:“输诚送款,远归圣朝。”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又贼帅 李仲文 遣兄 仲威 送欵。” 唐 张说 《破阵乐》:“一鼓 鲜卑 送款,五饵单于解纷。”《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 蔡有 闻 蔡公 兵到,先遣心腹出城送款。”
“送款”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指将款项送给他人或机构,表示付款或资金转移的行为。
例如:在签订合同后,需按时向合作方送款,以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传送情意
源自南朝梁·王僧孺《咏姬人》“何因送款款,半饮杯中醁”,后用于诗词中表达传递情感。
例:唐代骆宾王诗句“许辈多情偏送款”。
投诚、归降
多用于军事或政治场景,指向敌方表示归顺。
例:《梁书·侯景传》“输诚送款,远归圣朝”;《东周列国志》“蔡有闻蔡公兵到,先遣心腹出城送款”。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辞海》或古典文献集注。
送款指将款项送给收款方或向收款方支付款项的行为。该词的拆分部首为“扌”和“人”,笔画数为7。它是一个动词,表示给予财物或款项。
“送款”一词的来源比较直观,可以理解为送出款项的意思。在经济交易中,一方需要将款项或财物支付给另一方,这种行为就被称为“送款”。
“送款”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送款」。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送款”这个词并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以“扌”(手)和“人”的结构来表示。
1. 他连续几天失眠,为了偿还债务只好送款给债主。
2. 我们公司每月底都会及时送款给供应商,以维持合作关系。
送上、送去、送来、送走、送礼
支付、付款、汇款、打款、缴纳
收款、收钱、收取、收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