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负官的意思、负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负官的解释

(1).谓身负官职。 南朝 齐 谢朓 曹丞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联句:“沉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

(2).有失官守;失职。 宋 洪适 《台州添差通判厅壁记》:“贪残放手,漫不孰何,曰:‘……太守职也,吾何干?’夫是之谓负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负官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两个核心义项:

一、古代法律术语

指官员因失职、渎职或犯罪而背负罪名,需承担法律责任。此义项强调官员违反职责后的问责状态。

古籍例证:

《汉书·刑法志》载“吏坐受赇枉法……皆负官”,指官吏受贿枉法即构成“负官”之罪 。

《唐律疏议·名例》明确将“负官”列为官吏追责情形,需“依律科断” 。

二、引申义:职务连带责任

指因职务身份需对特定事务承担连带责任,含监督失察、管理不力等情形。

典源依据:

《宋史·职官志》提及地方官对辖内粮储亏空“皆负官同责”,即职务连带责任 。

清代《吏部处分则例》规定“上官失察,下属犯赃,同负官罪”,强调层级问责 。

现代延伸用法

当代公文中偶见“负官”表述,多用于强调领导干部的法定责任承担,如:“对安全生产事故负官者严究”(《人民日报》政论表述) 。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卷,第108页
  2. 《古代法律用语词典》(中华书局),2010年版
  3. 《唐律疏议》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宋史》中华书局二十四史修订本
  5.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权威词典和文献资料,“负官”一词在汉语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身负官职
    指担任官职的状态,强调官员的职责身份。例如南朝谢朓在《侍筵西堂落日望乡》中写道:“沉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表达带病任职的忧思。

  2. 失职或渎职
    指官员未能履行职务或违反职责。宋代洪适《台州添差通判厅壁记》提到,官员若放任贪腐、推诿责任,则属于“负官”。

二、延伸用法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负官”解释为成语,特指官员被贬谪或罢免,例如因犯错失去职位。此含义可视为“失职”的后果引申。

三、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南朝、宋代相关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爱水兵棋册祝驰范怆天呼地串戏吹管春柔窜取典当彫窭房捐翻转丰富峰岚风琴付款刮喇红茶花节荒失化枭为鸠祸事僭先锦墩惊魂甫定惊蓬进经局断肯堂口利旷别匡邪连齿木屐练达老成两献裂解律法脉络囊扑逆言般还愆暘去雄染署任遇设中涉足寿器衰退滔滔不絶铁蛇同会王后卢前晩莫围守五十三参相趋仙乡啸术蟹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