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棺材。《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为丧主,敛以东园画梓寿器。” 李贤 注:“梓木为棺,以漆画之。称寿器者,欲其久长也,犹如寿堂、寿宫、寿陵之类也。” 唐 杜牧 《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感而成诗》:“ 縉云 新命詔初行,纔是孤魂寿器成。”
(2).指生前预制的棺木。《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老伯的寿器是我备下的,如今用不着,是不好带去了。” 骆宾基 《胶东的“暴民”》:“每家农户……有老人的,就注意该挑什么木料的寿器。”
“寿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òu qì,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文学作品中的用例,可参考《后汉书》《儒林外史》等文献。
寿器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用来祈求长寿和健康的物品或器具。
寿器的部首是玉(⺩),总共有11个笔画。
寿器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古代就开始使用寿器来祈求长寿和健康。寿器通常是由玉、石、金属等材料制成,形状多样,比如玉镯、金手镯、玉佩等。
寿器的繁体字为壽器。
在古代,寿器的汉字写法可能并不完全与现代相同。其中一种古代写法为「壽器」,寿字的上部是士,下部是受的古字形,寓意长寿。
1. 他送给我一件寿器,祝福我能健康长寿。
2. 在庙宇里,人们烧香拜佛,常常会携带一些寿器。
寿器的相关组词有:寿衣、寿杯、寿桃、寿面、寿山石等。
祈福品、祥瑞物等是寿器的近义词。
死器是寿器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