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浮桴的意思、浮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浮桴的解释

(1).《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后以“浮桴”谓乘舟航行。 宋 叶适 《高永州墓志铭》:“浮桴百艰,终也望洋。” 郭沫若 《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昔 鉴真 盲目,浮桴 东海 。”

(2).指小筏子。 郭沫若 《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船上的人有的把纸带集成一团,投上岸去,岸上的又想把它投上船来,然而在中途坠落了--落在了下面的浮桴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浮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乘舟航行
    源自《论语·公冶长》中孔子所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这里的“桴”指竹木编成的小筏子,后以“浮桴”比喻因理想无法实现而选择远行或避世。例如宋代叶适在《高永州墓志铭》中写道“浮桴百艰,终也望洋”,郭沫若的诗词也引用此典,如“昔鉴真盲目,浮桴东海”。

  2. 指代小筏子
    在具体语境中,“浮桴”也可直接指代小型船只或筏子。例如郭沫若在《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中描述:“纸带落在了下面的浮桴上”,此处“浮桴”即指水面上的小筏。

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指向。如需更权威的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汉典(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浮桴(fú fú)这个词的意思: 浮桴是指漂浮在水面上的木质器具,通常用于渡河、渡船等用途。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面是浮子(浮),下面是浮板(桴)。 拆分部首和笔画: 浮桴的部首是水(氵)和木(木),分别代表水和木制品。总笔画数为10画。 来源: 浮桴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汉字的一个古体字。在古代,人们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为了渡过河流,就会制作浮桴来帮助渡船。 繁体: 浮桴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保持不变,只是形状稍有差异。形如「浮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浮桴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古体字写作「浮斧」,取自斧头形状的浮子和浮板。 例句: 1. 渡江时,他们使用了一艘简易的浮桴。 2. 那个小岛只能靠浮桴才能通往。 组词: 浮桴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浮桴船、浮桴运输等。 近义词: 浮桴的近义词包括浮筏、木筏等,它们都指代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制器具。 反义词: 浮桴的反义词可以是桥梁、渡船等,因为它们分别指代固定在水上的结构和渡河工具。

别人正在浏览...

八蕃百中保隣抱瓮出灌北山摩崖造像边鄙逼疽疽兵锋彩印抶疻出上楚巫丛灌倒收发奸吩呶伏翼干大格杀无论过甚其词古子寒城横拓回心院虎列拉家贫亲老集拢惊战救数人刻石文括兵离京林霏詅卖杧果煤田麰麦裴满砰宕廧夫穷兵极武其鱼日道戎蛮襦带山斗慎初黍觞伺机四声桃雀天材体裁蚊母木芜漫雾野五子登科相恋相强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