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语本《书·蔡仲之命》:“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 唐 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
“慎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强调在事情初始阶段保持谨慎态度,具体解释如下:
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即在行动或事件开始时就要心存警惕,避免因疏忽导致不良后果。这一概念源自《尚书·蔡仲之命》中的“慎厥初惟厥终”(意为:谨慎对待开端并坚持到终结)。
唐代陆贽的阐释
唐代政治家陆贽在《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中提到:“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强调细微之处的谨慎可能影响全局,体现防微杜渐的哲理。
现代延伸含义
现代语境中,“慎初”常被引申为“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例如在道德或行为规范中,重视初始选择的正确性,防止因“第一次”的放纵导致后续失控。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相关组词示例,可参考汉典、组词词典等权威来源。
慎初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谨慎行事或小心开始。
慎初的部首是心(xīn),总共有10个笔画。
慎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经典文献,最早出自《庄子·德充符》:“君子之始也慎其疑。”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刚开始做某事时要谨慎小心。
在繁体字中,慎初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慎初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基本相似。
1. 他对新的工作非常慎初,一直在仔细研究,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细节。
2.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慎初的决定,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
慎重、慎思、慎行、初心、起初
谨慎、小心、慎重
鲁莽、大意、粗心
悲篥彩笔测算谗诟橙红弛力侈搪村砧错节骀佗大模尸样荡逸达要独门管领訇訇怀鈆猾贼夹板煎靡见任交谒极观巾帔今生巨礼枯尅枯树逢春琅园连根带梢履机乘变芒颖麻醉靡服年画涅盘出世评注千姿百态穷屈羣属日久入队三牧殊异属于思凡速断谭鑫培頽坏腿湾棁杖顽谗亡日无鲑菜无患相仪贤胜膝脖盖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