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斗的意思、山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斗的解释

(1). 泰山 、北斗的合称。犹言泰斗。比喻为世人所钦仰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 愈 没,其言不行,学者仰之如 泰山 、北斗云。”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词:“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明 乔世宁 《何先生传》:“ 明 兴,诗文足起千载之衰,而 何 李 最为大家,今学士家称曰‘ 何 李 ’,或称曰‘ 李 何 ’,屹然为一代山斗云。” 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留书与之》诗:“吾非山斗伦,不詆排 释迦 。”

(2).敬称。用来称呼对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叟致敬曰:‘久仰山斗!’乃揖生入。”《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尚不曾拜识山斗,晚生小子安敢妄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斗是汉语中对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之人的尊称,其核心含义源自“泰山北斗”的简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比喻意义。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说明:

一、 本义溯源与核心释义

  1. 字面来源与简称: “山斗”是“泰山北斗”的缩略语。泰山为五岳之首,象征崇高;北斗七星居天穹之北,为辨识方向的重要星象,象征指引。两者结合,喻指在某一领域地位崇高、受人敬仰的权威人物或精神领袖。
  2. 权威词典释义:
    • 《汉语大词典》: 解释为“泰山北斗”的省称。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人们所敬仰的人。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指泰山和北斗星,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亦作“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比喻在某一方面负有名望、为众人敬仰的人物。

二、 比喻义与用法详解

  1. 尊崇的对象: 特指在学术、文化、艺术、技艺等特定领域内,造诣精深、成就斐然,被公认为权威或楷模的人物。例如:“文坛山斗”、“学界山斗”。
  2. 敬仰的情感: 使用“山斗”一词时,带有强烈的敬仰、推崇和尊重之情,强调被称颂者在群体中的核心地位和巨大影响力。
  3. 历史渊源: 该词典出《新唐书·韩愈传赞》。唐代文学家韩愈去世后,其门人李汉在编纂《昌黎先生集》的序言中赞颂道:“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意指当时的学者们敬仰韩愈如同仰望泰山和北斗星一样。自此,“泰山北斗”及简称“山斗”便成为敬称杰出人物的固定用语。

“山斗”是一个承载着高度赞誉的敬辞,其本质是“泰山北斗”的凝练表达。它形象地借用了泰山之巍峨与北斗之明耀,用以比喻那些在各自领域达到巅峰、品德高尚或贡献卓著,从而赢得广泛敬仰与追随的杰出人物。其使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德行与成就并重的尊崇。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宋] 欧阳修, 宋祁 等.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一·韩愈》. 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山斗”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比喻义
    指“泰山”和“北斗”的合称,喻指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备受尊崇的人物。

    • 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不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后常以“山斗”类比领域泰斗,如宋代辛弃疾《水龙吟》词中称韩愈为“文章山斗”,明代文人乔世宁也以“一代山斗”形容文坛领袖。
  2. 敬称义
    古代用作对对方的尊称,表达敬意。例如《聊斋志异·青凤》中“久仰山斗”即表示对对方的敬慕。

补充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百无一成爆腾碧云騢残杯侧媚齿牙之猾冲紧刺爇麤劣大科打猎澄汰藩司痱疮跪参诃駡洪姿后轨搅离郊坛噤哑究陈及以絶续刻励孔聃累迹垒石连阡哢吭鸾司露蛬风蝉美联社每日里猛火瞢松邈俗鸣梢派出机构批挞樵车七调凄警慽慽折拒圣友寺守素谁边水乳水蛇腰铄绝肆暴松磴韬笔套裙退前缩后托管衔啮校兵泄节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