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廧夫的意思、廧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廧夫的解释

古代官名。《战国策·东周策》:“因令人谓相国御 展子 、廧夫 空 曰:‘王类欲令若为之。’” 鲍彪 注:“廧、嗇字同,小臣也。”按,此指管理具体事务之吏啬夫。参见“ 嗇夫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廧夫(qiáng fū)是中国古代基层行政职官名称,主要存在于秦汉时期,负责地方治安与税收管理。其具体含义及职能如下:

一、字义与职源

  1. 字义解析

    “廧”为“墙”的异体字,特指城墙或里墙;“夫”指役夫或管理者。合称即“掌墙垣之官”,引申为负责里邑边界管理及治安的吏员。

    《说文解字》释“廧”:“垣蔽也”,段玉裁注:“古‘墙’‘廧’通用。”

  2. 历史沿革

    廧夫始设于战国秦国,秦汉沿置,属县尉下属,每乡配置1-2人。东汉后期逐渐被“游徼”等职务取代。


二、核心职能

  1. 治安巡查

    主管里邑围墙防卫,稽查盗贼,维护基层秩序。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载:“廧夫循行垣墙,禁盗贼入。”

  2. 赋税征缴

    协助啬夫征收户赋、算赋,登记人口变动。《汉书·百官公卿表》明确其“职听讼,收赋税”。

  3. 文书管理

    保管户籍、田契等档案,如里耶秦简所见“廧夫署粮簿”即由其签署。


三、职级与地位


四、文献佐证

  1. 《汉书·百官公卿表》:

    “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有三老、啬夫、廧夫……廧夫职听讼、收赋税。”

  2. 《睡虎地秦墓竹简》:

    多篇律文记载廧夫参与户籍核查、刑徒监管等职责。

  3. 卫宏《汉旧仪》:

    “廧夫主民户,课桑麻,验田畴”,反映其农业管理职能。


参见: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版)
  2.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1962版)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版)
  4. 卫宏《汉旧仪》(《四库全书》本)
  5.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文物出版社2006版)

网络扩展解释

“廧夫”一词在可查证的权威文献及网络资源中均未发现明确释义。结合用户提供的搜索结果和可能存在的笔误情况,为您提供以下分析:

  1. 可能存在的误写情况

    • 若为“莝夫”():指古代战争中负责铡草料的民夫。由于骑兵需要大量草料,这类人群常由普通百姓充任,属于后勤保障的重要角色。
    • 若为“鳏夫”(-5):指无妻或丧妻的男性,尤其指未再婚者。该词源自《孟子》,强调“老而无妻”的状态,且常与“寡妇”形成对应概念。
  2. 生僻字可能性
    “廧”字本身有两种读音:

    • 读作qiáng 时通“墙”;
    • 读作sè 时通“穑”(指农耕),但“廧夫”一词未见古籍用例。
  3. 建议
    若需进一步确认,请检查原文语境或补充更多背景信息。若涉及历史研究,可查阅《汉书·百官公卿表》等文献,核实是否有相关官职或称谓的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不糂称比撑肠宠奬纯服呆脑呆头大雨曡嶂恶处犯戒蜚黄腾达封禺風馭跗萼连晖赋声腑水浮头干化犷骜关山月谷稗孤帏函秦画眉石检查员谏臣机静精察禁鼓棘澁久佚寇雉揆情度理淩胁论説文駡天扯地美寳没探门捷列夫迷错稫稄钦赖虬钟权实衽革枕戈柔甲刹利收益守制霜艳四隅素弦唐玄宗天荒提讯同席童子痨投至推讨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