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断的意思、斧断的详细解释
斧断的解释
汉武帝 曾遣直指使者 暴胜之 等衣绣衣、持斧至各地巡察执法,后因称京外高级官员执法断案为斧断。《檮杌闲评》第八回:“本道昨过 武当山 下,有妇人称冤,系 黄乡宦 的媳妇,被钦差大臣 程士宏 无端陷害,全家冤惨已极,原呈在此,求大人斧断。”
词语分解
- 斧的解释 斧 ǔ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用斧砍: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
- 断的解释 断 (斷) à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弉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判定,决定:判断。诊
网络扩展解释
“斧断”是一个历史典故类词汇,其含义与汉代执法制度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
核心含义
指古代京外高级官员持斧巡察、执法断案的行为,源于汉武帝时期的特殊监察制度。
-
历史背景
汉武帝曾派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人,身着绣衣、手持斧钺(象征执法权),到各地巡察并处理重大案件。这一制度后来被概括为“斧断”,成为官员代天子执法的象征。
-
用法示例
如明代小说《檮杌闲评》中,百姓向巡察官员喊冤时提到“求大人斧断”,即请求官员以权威裁决案件。
现代关联
该词现已罕用,但在研究汉代司法制度或古典文学时可能涉及。其核心意象(斧钺象征执法权)仍可见于“斧正”“斧政”等词汇中,但含义已转向谦辞或修改建议。
参考资料
- 权威来源:查字典提供了基础定义;
- 补充例证:引用了文学作品中的实际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斧断」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斧断」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斧头砍断。在引申意义上,它形容事物的极端破坏或彻底终止。
拆分部首和笔画:
「斧断」这个词的左边部首是「斤」,右边部首是「断」。它一共有11画。
来源和繁体:
「斧断」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左传》一书中。繁体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不同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斧断」则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在金文中,「斧」的形状较为简单,整体呈现出三角形,而「断」则是由两个戈相互交叉组成的。
例句:
1. 他的婚姻被一次重大的争吵斧断了。
2. 暴风雨斧断了电线,导致了停电。
组词:
与「斧断」相关的组词有「斧头」、「砍断」等。
近义词:
「斧断」的近义词包括「彻底终结」、「完全破坏」等。
反义词:
「斧断」的反义词可以是「完整」、「和谐」等。
别人正在浏览...
柏枝绿编著博征恻隐阐着错臂错综复杂打道大圜钿针定礼定物地堰动口断长补短笃敏发直费工风里言风里语符牒罕有豪客红缨帽后烈汇流环婚戚极论斤凿酒楼开国侃乐空前绝后裣衽缦布懵蔽排遍排驾潘果磐辟披冻剖摘覃心七首八脚鹊岸衽接若干沙冈伤暮杀气沙棠舟世虑虱蝇手提箱肃艾随方就圆所愿同风丸子五疵小里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