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晩米的意思、晩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晩米的解释

霜降节后成熟的稻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晩米(或作"晚米")是汉语中描述特定稻米类型的农业术语,指代晚季种植的水稻品种及其加工产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晩米特指生长期较长、成熟期在秋季的籼型或粳型水稻,其米粒通常呈半透明状,质地紧实且黏性较低。从农业生产角度,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稻米分类标准》将其定义为"生育期超过150天,需在无霜期较长地区栽培的迟熟品种"。

该品种因昼夜温差大的生长环境,形成了两大核心特征:一是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约20%-25%),造就其粒型细长、饭粒松散的食用特性;二是蛋白质含量普遍达7%-8%,高于早稻品种。主要产区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尤以湖南晚籼、江苏晚粳等地方品种最具代表性。

在应用范畴上,晩米因加工特性被广泛用于米粉、米线等深加工制品原料。据《中国粮食经济》2023年行业报告显示,全国70%的米粉生产企业选择晚籼米作为基础原料,这与该品种的机械加工适配性密切相关。

网络扩展解释

晩米(或写作“晚米”)是汉语中一个与稻米相关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晩米指霜降节后成熟的稻米。霜降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公历10月23日前后),此时收割的稻谷被称为晩稻,加工后即为晩米。

二、特点与品质

  1. 生长周期
    晩稻生长期较长(约150-180天),在秋季凉爽气候中成熟,有利于积累更多营养物质。

  2. 米质特征

    • 米粒结构紧密,腹白(米粒中心不透明部分)较少或无
    • 透明度高,富有光泽
    • 煮饭口感细腻、粘稠适中、松软可口

三、与早米的区别

对比项 早米(早稻米) 晩米(晩稻米)
生长期 80-120天 150-180天
米质 疏松、腹白较大、透明度低 紧实、腹白小、透明度高
口感 较硬、吸水率大、粘性弱 软糯、粘性适中、香气更足
用途 常见于工业加工或储备粮 多用于日常食用

四、应用场景

在农业生产中,晩米因品质优良常被优先选作口粮。例如,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粳以白晚米为第一”,现代农村也有“种晚米产量高”的实践经验。

若需进一步了解晩稻种植或米质评价标准,可参考权威农业资料或网页来源中的具体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榜枻拔犀擢象八宇卑局边垂标下不动明王昌霍抄略大忌大马猴大谬单贫恩光二豪風俗人情纲纪弓鞵古后顾谢合窳黄褐毁訿弧菌解惑九黎就列酒晕妆鸠拙匡困老儿犂牛骍角柳条包盲目崇拜冒干幎目牌印泡货欺昧情志区公所商业善化甚为神助势刀铜铩湿肉伴干柴十三辙顺欲熟套子孙谢韬伏天资雄厚铁甲车铜头六臂通用罔主下颏嫺淑小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