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癸庚的意思、癸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癸庚的解释

(1).语出《左传·哀公十三年》:“﹝ 公孙有山氏 ﹞对曰:‘梁则无矣,麤则有之。若登 首山 以呼曰,庚癸乎,则诺。’”原是军粮的隐语,也泛指口粮。 清 陶澂 《当新安吏》诗:“边境士易骄,脱巾呼癸庚。”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一:“﹝ 荆州 水灾,公( 弇山 尚书)﹞有《荆州述事》诗十首……‘大工重议筑方城,免使蚩氓祝癸庚。’”

(2).引申为军旅生活。 清 恽本初 《泗上阻雨闻警》诗:“餘生本未辞金革,前路何曾厌癸庚。”参见“ 庚癸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癸庚”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来源与原始含义

“癸庚”出自《左传·哀公十十三》的典故: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公孙有山氏借粮,公孙有山氏以隐语回应:“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二、引申含义

  1. 泛指口粮与军需
    后世将“癸庚”扩展为口粮、后勤物资的代称。例如清代袁枚在《荆州述事》中写道:“大工重议筑方城,免使蚩氓祝癸庚”,此处指避免百姓因缺粮而祈求救济。

  2. 象征军旅生活
    清代恽本初《泗上阻雨闻警》诗云:“余生本未辞金革,前路何曾厌癸庚”,以“癸庚”暗喻军旅生涯的艰辛。


三、相关典故与用法


四、补充说明

“癸庚”的核心含义围绕军粮隐语展开,后衍生出与军队、物资相关的文学化表达。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原文及历代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癸庚

癸庚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语,分别代表天干和地支中的两个相邻的周期。癸字是指天干的第十位,代表阴性的最后一个天干,而庚字是指地支的第七位,代表阳性的第一个地支。因此,癸庚表示的是天干地支中的阳性与阴性相邻的连续变化。

拆分部首和笔画来看,癸字的部首是癶(bō)部,庚字的部首是广(guǎng)部。癸字的总笔画数为十,具体的笔画顺序为一横、一横、一竖、一撇、一横、一竖、一撇、一横、一竖、一撇。庚字的总笔画数为七,具体的笔画顺序为一横、一竖、一撇、一横、一竖、一横、一横。

《癸庚》这个词来源于《易经》中的六十四卦之一,称为《风地观》。在六十四卦中,风代表木,地代表土,木和土相互作用,象征着癸庚的阴阳相合,即阴阳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繁体字中,癸字为「癸」,庚字为「庚」,其结构和简体字保持一致,只是形态上稍微有所变动。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癸字的写法与现代相比略有差异。古代癸字中的右边是由两个竖形构成,而不是现代的一撇。庚字的古代写法中,顶部的横线是与中间的竖线连接在一起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横形。

以下是一些关于癸庚的例句:
1. 癸庚相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癸庚的交替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庞大循环。
3. 阴阳的癸庚之气在人体的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与癸庚相关的词汇有:
1. 天干地支
2. 阴阳
3. 八卦
4. 易经
5. 元素

一个与癸庚相对的词汇是:甲乙(指天干的第一、第二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