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斧斷的意思、斧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斧斷的解釋

漢武帝 曾遣直指使者 暴勝之 等衣繡衣、持斧至各地巡察執法,後因稱京外高級官員執法斷案為斧斷。《檮杌閑評》第八回:“本道昨過 武當山 下,有婦人稱冤,系 黃鄉宦 的媳婦,被欽差大臣 程士宏 無端陷害,全家冤慘已極,原呈在此,求大人斧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斧斷”是一個曆史典故類詞彙,其含義與漢代執法制度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指古代京外高級官員持斧巡察、執法斷案的行為,源于漢武帝時期的特殊監察制度。

  2. 曆史背景
    漢武帝曾派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人,身着繡衣、手持斧钺(象征執法權),到各地巡察并處理重大案件。這一制度後來被概括為“斧斷”,成為官員代天子執法的象征。

  3. 用法示例
    如明代小說《檮杌閑評》中,百姓向巡察官員喊冤時提到“求大人斧斷”,即請求官員以權威裁決案件。

現代關聯

該詞現已罕用,但在研究漢代司法制度或古典文學時可能涉及。其核心意象(斧钺象征執法權)仍可見于“斧正”“斧政”等詞彙中,但含義已轉向謙辭或修改建議。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斧斷」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斧斷」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斧頭砍斷。在引申意義上,它形容事物的極端破壞或徹底終止。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斧斷」這個詞的左邊部首是「斤」,右邊部首是「斷」。它一共有11畫。 來源和繁體: 「斧斷」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左傳》一書中。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不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斧斷」則會有一些差異。例如,在金文中,「斧」的形狀較為簡單,整體呈現出三角形,而「斷」則是由兩個戈相互交叉組成的。 例句: 1. 他的婚姻被一次重大的争吵斧斷了。 2. 暴風雨斧斷了電線,導緻了停電。 組詞: 與「斧斷」相關的組詞有「斧頭」、「砍斷」等。 近義詞: 「斧斷」的近義詞包括「徹底終結」、「完全破壞」等。 反義詞: 「斧斷」的反義詞可以是「完整」、「和諧」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