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嘉遁的意思、嘉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嘉遁的解释

见“ 嘉遯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嘉遁

一、核心释义

“嘉遁”指合乎正道、值得称颂的隐退行为,多用于赞誉主动远离世俗纷扰、坚守高尚志节的隐士。其中:

二、词源与典籍出处

  1. 《周易》渊源

    源自《周易·遁卦》:“九五,嘉遁,贞吉。” 指君子在政治昏暗时主动退隐,以守持正道,故得吉祥。此卦象奠定了“嘉遁”的哲学基础——隐逸非消极逃避,而是对道义的坚守。

  2. 历代文献用例
    • 三国曹植《七启》:“嘉遁龙盘,玩世高蹈。” 以“龙盘”喻隐者蓄势待发的姿态,凸显其超然境界。
    • 《晋书·隐逸传》称颂隐士孙登“嘉遁之士”,强调其“不降志辱身”的气节。

三、文化内涵与用法

  1. 儒家伦理色彩

    区别于普通隐逸,“嘉遁”特指符合儒家“穷则独善其身”价值观的行为。朱熹《周易本义》注:“嘉遁者,退而有守也。” 强调隐退中仍持守道德原则。

  2. 社会评价功能

    古代史书常用“嘉遁”定义高士,如《魏书》称李谧“弃官教授,守志嘉遁”,赋予其社会认同的权威性标签。

四、近义辨析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http://www.hydcd.com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3. 《周易·遁卦》,中华书局影印本
  4. 曹植《七启》,收录于《文选》卷三十四
  5. 《魏书·逸士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6.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7.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嘉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嘉遁”指合乎正道的退隐或适时而高洁的隐逸行为,常用于形容隐士主动选择远离世俗、保持节操的生活方式。

二、词源与出处

  1. 《周易》渊源
    源自《周易·遁卦》的“嘉遁贞吉”,意为“适时隐退可获吉祥”,强调隐逸需符合时宜与道义。
  2. 历史文献用例
    •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以“嘉遁养浩”赞扬隐士管宁的德行。
    • 宋代范仲淹《祭吕相公文》中“如处嘉遁”形容退隐后的超然境界。

三、相关文献

晋代葛洪曾撰写散文《嘉遁》,借隐士与俗士的对话探讨隐逸思想,进一步赋予该词文化内涵。

四、结构与读音

五、补充说明

“嘉遁”与“嘉遯”为异体字关系(“遯”是“遁”的古字),二者含义相同。该词多用于古代文学或历史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白首北面颁布罢收摽货避境秉文兼武怖惧粲然颤巍巍潮银侈僞侈语漼漼单峰驼单位祷祠等置鼎铉洞壑妒疾度支使凤林光绪官炉钱鹤颈黄札化主鹄仓贾民渐包见王交钞焦躁脊脊金遁觊幸极玄寄养看破老汉利怵灵质露脚螺青拧成一股蒲鞋求竈头不如告竈尾如圭如璋沈书浦蛇入竹筒﹐曲性犹在事魔食菜檀桓霆船威赫嵬嶷误称无颜伭冥萧辰叶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