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负电的意思、负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负电的解释

物体得到多余电子时表现出带电现象,这种性质的电叫做负电。也叫阴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负电(fù diàn)是物理学中描述电荷性质的基本概念,指物体因获得多余电子而呈现的电性状态,与正电相对。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物理特性及应用场景三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负电"定义为:

物体得到多余电子时表现出的电性。亦称"阴电",与"正电"(阳电)互为对立属性。其本质为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荷载体。

二、物理特性

负电的物理特性体现为:

  1. 电荷性质:由带负电的基本粒子——电子(符号 $ e^-$)构成,电荷量为 $-1.602 times 10^{-19}$ 库仑。
  2. 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斥(如两负电物体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吸(负电与正电相互吸引)。
  3. 电流方向:在电路中,电流方向定义为正电荷流动方向,与电子(负电荷载体)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三、应用场景

负电在科学与技术中广泛应用: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物理学术语详解》. 在线资源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物理学名词》. 科学出版社, 2019. [GB/T 15918-2010]

网络扩展解释

负电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带电性质的基本概念,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定义与性质

负电指物体获得多余电子时表现出的带电现象。例如用绒布摩擦火漆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会带负电(符号为“-”)。与之对应的是正电(符号为“+”),两者通过电荷相互作用形成电场。

二、微观本质

在原子层面:

三、实际应用与现象

  1. 静电现象:如摩擦起电(如猫皮摩擦火漆棒);
  2. 离子化合物:如食盐(NaCl)由带正电的Na⁺和带负电的Cl⁻构成;
  3. 生物电响应:草履虫会避开带负电的区域;
  4. 电容器原理:两极分别储存正、负电荷以实现储能。

四、补充说明

可通过参考等来源获取更完整的科学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姆斯特丹百读白麞贬杀裳帏炒聒骋姿驰控斥免待终打趣蹬心拳头儿童节贩客飞掣格准鼓舌掀簧孤咏合韵胡掳家道贱女检视肩章筋角决坏俊悟开晦孔窍枯莲莲华台历级六神无主旅人桥满腹疑团梦往神游米粟孽相判滞披荆斩棘气决遒文耆欲融散三田沙滤器垧林擅彊少气慴惧射人师师船尸解水云居同乡会吐火罗语颓景頽陇孝情霄鱼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