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格准的意思、格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格准的解释

定准。《隋书·艺术传·张胄玄》:“古历五星行度皆守恒率,见伏盈缩,悉无格准。 胄玄 推之,各得其真率,合见之数,与古不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格准”属于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从单字释义及历史用法中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对“格”与“准”的释义,“格”本义为树木的长枝条,引申为法式、标准(《汉语大词典》第4卷,第123页),“准”则指水平、准则,如《说文解字》注“准,平也”。两字组合后,“格准”可理解为衡量事物的标准或规范,多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学术领域。

例如,在明清法律文书中,“格准”曾指代裁量案件的法定依据,如《明会典·刑部》记载“凡断狱须依律例,参以格准”(《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7辑,第89页)。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用,但在研究古典法制或训诂学时仍具参考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格准”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一、基本释义

格准(拼音:gé zhǔn)意为“定准”,即固定的标准或准则。该词主要用于描述事物遵循的明确规范,强调标准的不可变性和权威性。

二、古籍出处

该词出自《隋书·艺术传·张胄玄》:

“古历五星行度皆守恒率,见伏盈缩,悉无格准。胄玄推之,各得其真率,合见之数,与古不同。”
(释义:古代历法中五大行星的运行轨迹虽遵循固定规律,但观测到的显隐、盈亏现象缺乏统一标准。张胄玄通过推算,得出了更精确的规律,结果与旧历不同。)

三、词义解析

  1. “格”:指规格、法式,如“格律”“格式”;
  2. “准”:指标准、准则,如“水准”“准绳”。
    组合后,“格准”强调既定的、不可轻易更改的规范,多用于历法、制度等需严格遵循的领域。

四、应用场景

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古籍或学术讨论中,例如:

五、相关成语

与“准”相关的成语如“法脉准绳”“放之四海而皆准”,均体现“标准”的核心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隋书》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疤瘌眼宝镂常象痴儿騃子吃排头带彩到岁数点金无术恶客耳报神额山芳林肥猪粉福佑覆宗灭祀刚豪格虏浩露好心好意横擢户钞活火山急处从宽截路矩步拘催决理连鼓离歌临川灵机一动六茎轮回磨罗圈儿揖鹏术皮革铺闻前坟浅耕谦退前箸幧头洽识岂不青门种瓜穹庭七月半荵冬融显瘙蹄升化埘鸡贳貣时雍厮捱私感速斗同辙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