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服乘的意思、服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服乘的解释

指车马。《三国志·魏志·崔琰传》:“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盖车贰佐乘,马儷驂服,服乘不隻,故名号必双,名号一正,则虽单为疋矣。” 清 唐甄 《潜书·太子》:“凡教太子,观於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於牧,则知服乘所自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服乘(fú chéng)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复合词,专指与车马相关的用具及驾驭行为。具体释义如下:

一、核心含义 服乘由"服"(驾驭)和"乘"(车马)组合而成,指代车马及驾驭所需的整套装备。《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驾车与乘马,亦指驾车乘马所用的器具"(来源:《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第6卷)。《古代汉语词典》补充说明该词特指"古代贵族出行时使用的车驾及配套鞍具"(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2014版)。

二、语源解析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记载"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戎马、齐马、道马、田马、驽马,凡颁良马而养乘之,乘马一师四圉;三乘为皁,皁一趣马;三皁为系,系一驭夫"(来源:汉典网《周礼》条目),其中"养乘"即包含服乘器具的养护职责。

三、文化内涵 服乘在古代礼制中具有等级象征意义。《礼记·曲礼》记载"问士之富,以车数对",孔颖达疏解"服乘既随官秩,故问士富亦以车数对"(来源: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说明车马配置直接反映社会地位。汉代郑玄注《周礼》时强调"服乘五路,各视其命之数",进一步印证其礼制功能(来源:国学大师网《周礼注疏》条目)。

四、现代应用 现代考古学沿用该词指代出土车马器具,如殷墟车马坑发掘报告中常见"服乘组件"的专业表述(来源:《考古学报》2021年第3期)。在传统工艺研究领域,服乘体系包含鞁具、车辕、銮铃等四十余种部件(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网络扩展解释

“服乘”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资料进行辨析:

1. 基本含义
根据权威词典解释,“服乘”指车马,即古代用于出行或田猎的交通工具与牲畜。例如《三国志》中“变易服乘”即指更换车马装备。

2. 文献例证
• 《文心雕龙》提到“服乘不隻,故名号必双”,强调车马成对使用的规范。
• 清代唐甄《潜书》中“观於牧,则知服乘所自出”,说明车马来源与畜牧相关。

3. 其他说明
需注意,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服乘”解释为“服从和乘坐”,引申为“虚心接受指导”。此释义缺乏古籍佐证,可能是对字面义的误读,建议以历史文献中的“车马”义项为准。

总结
“服乘”在古籍中多指代车马,常见于描述古代出行、礼仪或田猎场景。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文心雕龙》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胞兄飙光兵防避所擘划伯英不苦不在恻怅拆账村疃澹澉颠倒衣裳玷渎地方狄騠东园秘器发慌发遣非道非正规军讽席扶抟顾管韩陵片石横汾河渠回波词鰴鲸回迁讳谀解缴解人颐借题金鸡宝帐纍牛没清头民膏民脂明昭末罗瑜尼姑泥媳妇偏恃披心腹起本清茂倾躁寝苫枕块群见殇服舍馆沈园识性驷车梭腹韬碧桃李源微商乌膏遐方絶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