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汉武故事》, 汉武帝 尝巡幸 河东郡 ,在 汾水 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 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用以称颂皇帝或其作品。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汉武 横 汾 日, 周王 宴 镐 年。”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燕 镐 皇恩渥,横 汾 圣藻雄。” 蒋士超 《秋日百花洲绝句》:“欲唱横 汾 追 汉武 ,已无十万水犀军。”
“横汾”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词源与典故
该词出自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其中“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一句,描述了汉武帝乘楼船巡游汾河、横渡中流的场景。这一场景因汉武帝的帝王身份而具有象征意义,后逐渐演化为对帝王功绩或皇家作品的称颂。
本义与引申义
文学引用与用例
唐代张说在《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中写道“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将汉武帝巡游汾河与周王宴饮镐京并列,突出帝王功业。明代屠隆的戏曲《綵毫记》亦用此典,彰显皇家气象。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代诗文,现代语境中罕见。其核心用法仍围绕“称颂帝王”或“追忆历史盛事”,如近代蒋士超诗句“欲唱横汾追汉武”,借典表达对强盛时代的怀念。
辨析与补充
“横汾”并非独立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例如,单纯描述地理方位时,“横”与“汾”可能分开使用,但作为典故时则特指汉武帝事迹。
总结来看,“横汾”是通过帝王活动衍生出的文化符号,承载了历史记忆与文学赞誉的双重内涵。
《横汾》是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题目,也是该作品主要内容的代称。它描写了汉代时期发生在横汾山上的一段爱情故事。这个词也可以表示横扫汾水的意思。
《横汾》这个词拆分成两个部分:横(横边)和汾(水名)。其中,横的部首是木,共有2笔;汾的部首是水,共有3笔。
《横汾》这个词最早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横汾舞词》。这首词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以横汾山上美丽的景色和一个爱情故事为背景,堪称唐代山水词的代表之作。
横汾的繁体字为「橫汾」。
在古时候,横汾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根据《康熙字典》记载,横汾的古字形分别为「橫汾」和「橫濆」。
1. 那个作家的小说《横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横汾山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1. 横行:指某人或某事物在垂直方向上展开。 2. 汾阳: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名,地理上与横汾山有关。 3. 渡汾:指从横汾山附近的汾水上通过。
1. 横扫:表示强大势力一帆风顺地通过。 2. 侧柏:指着眼瞅着错了,方面呆动之情。
纵汾:指垂直于汾水方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