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民膏民脂的意思、民膏民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民膏民脂的解释

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脂、膏,油脂。 宋 张唐英 《蜀檮杌》卷下:“﹝ 广政 ﹞四年五月, 昶 著《官箴》颁于郡国曰:‘……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踰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特为尔戒,体朕深思。’” 宋太宗 节其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书赐官吏,名之曰《戒石铭》。后遂沿袭以为官箴。参阅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民膏民脂”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代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历史出处

  1. 主流说法:
    源自五代后蜀君主孟昶的《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此句被宋代张唐英收录于《蜀壽杌》下卷,后成为警示官吏廉洁的碑文内容(常见于古代衙门石碑)。
  2. 扩展用法:
    元代杂剧《村乐堂》第三折曾引用:“尔俸尔禄,民膏民脂。”进一步强化了成语的批判性语境。

三、用法与语境


四、文化内涵

这一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民生疾苦和吏治腐败的批判。通过“膏”“脂”的比喻,将百姓的劳动成果具象化,警示统治者需以民为本,不可滥用权力剥削财富。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历史演变或文学引用,可参考《蜀壽杌》《戒石文》等文献,或查看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民膏民脂:词义与来源

《民膏民脂》(mín gāo mín zhī)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民”指的是人民、百姓;“膏”和“脂”则指的是油脂。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百姓纳税补贴,或者国家的繁荣富强依赖于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强调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密切,彼此相辅相成。

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衡•才调篇》中的一则记载。相传,在古代,有个叫蓄财的官吏,他想要通过向人民征税来积累财富。于是他将人们的纳税当作“民膏民脂”,意图让人民为他积累油脂般的财富。然而,最终他的政策失败了,人民的不满爆发,他的计划也被揭露。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语《民膏民脂》的拆分部首分别为“示”和“月”,其中“示”为左手边部首,表示手势、事情;“月”为右手边部首,表示和月亮相关的事物。

根据这个部首,可以算出这个成语的总笔画数为12画,具体分布为:“民”为5画,“膏”为7画,“脂”为10画。

繁体

《民膏民脂》的繁体字是「民膏民脂」,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与现在的《民膏民脂》成语相对应的是「民膏民滋」的写法。

例句

1. 这个国家真正的繁荣是靠民膏民脂,离开了人民,什么都做不成。

2. 我们应当珍惜民膏民脂的财富,共同努力建设更好的国家。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无

反义词:国*********

组词

1. 民主

2. 民意

3. 民生

4. 膏脂之香

5. 膏脂玉佩

别人正在浏览...

班荆饱飏拔身鄙背餢飳岑参场圃椽杙吹花春菢楚招动火东坡竹杜陵叟杜门絶客翻贺为吊飞鹰走马否戾芙蓉国肛膜果只咕嘬鹤板黄爵昏瞶或则降顺讲仪九陔棘围锁院记轸夸道鹍丝浪荡连疮猎精厉浊激贪路标碌碌满肚皮猫虎头逆虑跑种翘首企足青山顷息若留闪过省顾神禽十八般视丹如绿食谷手簿粟粒索知韦编三绝闲邪存诚鲜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