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工的意思、俸工的详细解释
俸工的解释
泛指官员和官役工的薪俸。《六语成语·户部》“俸工银两”注:“官员俸禄、官役工食二项,总曰俸工银两。”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江苏 每岁存留漕河、驛站俸工等银一百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九两。”《清文献通考·国用四》:“直省州县地方额徵地丁钱粮项下,有起解、存留二款,如官役俸工即於存留款内支给。”
词语分解
- 俸的解释 俸 è 官员等所得的薪金:俸禄。薪俸。俸给(?)。俸金。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工的解释 工 ō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工作量:记
网络扩展解释
“俸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èng gōng,主要用于古代语境中,指代官员和官役(官府中的差役)的薪俸总和。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
根据和,“俸工”是“官员俸禄”与“官役工食”两项的合称,即官员的俸禄和官府差役的工钱统称为“俸工银两”。这一概念常见于清代财政记录,如《清文献通考》提到“官役俸工即於存留款内支给”,说明其属于地方财政支出的固定项目。
-
词源与构成
- 俸:指官员的俸禄,即朝廷或官府发放的薪水。
- 工:此处特指官役(如驿站、漕运等部门的差役)的工食银两,即劳动报酬。
两者结合后,“俸工”成为涵盖官员与基层差役薪资的统称。
-
历史用例
- 清代刘献廷《广阳杂记》记载:“江苏每岁存留漕河、驛站俸工等银一百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九两。”
- 《六语成语·户部》明确注释:“官员俸禄、官役工食二项,总曰俸工银两。”
-
应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代财政文书或历史文献中,描述官府薪资开支的分配与管理,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俸工”是古代对官员与官役薪俸的合称,体现了传统财政体系中薪资结构的分类方式。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广阳杂记》或《清文献通考》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俸工(fèng gōng)是指给予工作人员的薪金或报酬。拆分部首为“人”、“工”,部首笔画分别是2和3。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词汇,属于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在繁体字中,俸工的写法相同,没有变化。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汉字写法相同,也就是俸工两个字的写法没有发生变化。下面是一个使用俸工的例句:“这家公司每个月都准时发放员工的俸工。” 组词中可以包括俸金、俸禄等。与俸工意思相近的词有薪酬、待遇、工资等。相反的词可以是无酬、无报酬等。希望以上内容能满足您的要求,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