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惠更斯的意思、惠更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惠更斯的解释

[Huygens] (1629—1695) 荷兰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光波动论的创立者。著作有《时钟》《摆动的时钟》《重力起因演讲录》《论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惠更斯"(Huì Gēng Sī)是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的汉语标准译名。在汉语词典及科学术语范畴中,其含义主要指代这位科学家本人及其开创性科学贡献,具体释义如下:

  1. 人物指代

    指17世纪荷兰著名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629–1695)。他是近代物理学与天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光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姓氏“Huygens”在汉语中被规范音译为“惠更斯”,成为其专有中文名称 。

  2. 科学术语关联(核心释义)

    “惠更斯”常与以下以其名字命名的重大科学原理或发现紧密关联:

    • 惠更斯原理 (Huygens Principle):

      光学与波动学基本理论,指波阵面上的每一点都可视为发射次级子波的新波源,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即为下一时刻的新波阵面。该原理成功解释了光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 土星光环的发现:

      惠更斯于1655年首次正确识别并描述了土星环的结构,是天文观测史上的里程碑。

    • 摆钟的发明:

      惠更斯于1656年发明了基于单摆原理的精确时钟,极大推动了时间测量和物理学实验的精度。

    • 向心力定律:

      在研究圆周运动时,惠更斯独立推导出了向心加速度公式,为牛顿力学奠定了基础。

  3. 学术地位与影响

    在科学史语境中,“惠更斯”代表着科学革命时期与伽利略、牛顿齐名的关键人物。他发展了光的波动说,挑战了牛顿的微粒说;其力学研究直接启发了牛顿;其发明创造深刻影响了实验科学的发展。

权威来源参考: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 物理学卷“惠更斯”条目(或通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查询)
  2. 《数学辞海》编辑委员会. 数学辞海(第六卷).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相关原理的数学表述)
  3. 王玉仓. 科学技术史(第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历史贡献与影响)
  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物理学名词(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1996.(规范译名与术语定义)

网络扩展解释

“惠更斯”一词有两种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作为科学家人名(Christiaan Huygens)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629-1695)是17世纪荷兰科学家,被誉为“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天才”,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均有开创性贡献。

主要成就:

  1. 波动光学奠基
    提出光的波动理论,用几何方法推导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并预言双折射现象。其著作《光论》为波动说奠定基础。

  2. 精密计时革命
    1656年发明摆钟,将计时精度提升至每天误差仅15秒,推动天文学和航海技术发展。

  3. 数学与力学突破

    • 研究旋轮线、悬链线等曲线,发现旋轮线的等时性。
    • 提出向心力概念,完善动量守恒原理。
    • 发表概率论早期著作《论赌博中的计算》。
  4. 天文学贡献
    设计改进望远镜,发现土星环的真实结构及土卫六(泰坦星),并观测到猎户座星云。


二、作为中文成语

“惠更斯”在汉语中为生僻成语,源自古代故事《惠施与子路》,形容待人接物时态度善良、友好且慷慨大方。此用法较少见,日常交流中通常指科学家惠更斯。


补充背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科学理论(如惠更斯原理),可参考物理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服八龙拨开哺食不修边幅承宠尘壤齿音黜冢贷本丁肇中对课督理飞奏贯颐奋戟归里包堆归亲鹤庭红光满面火媒渐及极光精采金谷妓柯斧磕磕绊绊老娘亲连搭令牌梨圈流水高山龙山佳会镂渠乱化卢儿鹿裘马赵没空生有美赏儾惴烹鹤蕊珠经散发披襟生结香石迳十停缩编桃花春水特急体实顽民文术武技无胫而行兀良武媚下苦效颦学步小钱柜小鹢